那些开拓和弘扬中国动画艺术大师们.docVIP

那些开拓和弘扬中国动画艺术大师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开拓和弘扬中国动画艺术大师们

那些开拓和弘扬中国动画艺术大师们   国产动画片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甚至国内影响力的大师,整体数量远远不足以带来国产动画的繁荣。   但当我们想起国产动画片的时候,我们应该记起给众多人们的童年带来快乐且如今依然享受盛宴的老一代动画人,他们完全可称得上中国的动画大师。   万氏兄弟、钱家骏、特伟、勒夕、方明(持永只仁)、严定宪、阿达、王树忱、戴铁郎、张松林等一批老一辈动画电影艺术家是中国及中国动画的瑰宝,今天这些动画大师的继承者们正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希望推出一批新的精品力作,将动画的“中国学派”发扬光大。   万氏兄弟是指中国动画的创始人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1997年10月7日);万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19日);万超尘(1906年10月~1992年10月)和万涤寰四人。   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他们四人爱好一致,意志坚定,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也不知失败过多少次。可是他们从不灰心,从未想到过退却,总是信心十足,夜以继日地摸索再摸索。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   1920年年初,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一条弄堂里有个夜夜灯火通明的亭子间,就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的动画实验室。万氏兄弟受略懂美术的父亲和擅长绣花剪纸的母亲影响,都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从嗜好皮影戏和为书报杂志画插图,发展到决心“让画稿中的人物活动起来”。当他们在一本簿子的角上都画了猫捉老鼠,然后快速翻页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只见猫和老鼠真的跑了起来。后来在为打字机拍动画广告片的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了让人物在不同的背景前活动的难题。直到看到一种在透明赛珞璐片上画着京剧人物的“走马灯”,便豁然开朗,难题迎刃而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氏兄弟中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都进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续动画片的创作。他们在1963年,将《大闹天宫》的动画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1960年至1964年,三兄弟一起参与了《大闹天宫》的创作,为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标志着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万籁鸣主要作品有:《铁扇公主》(1940,合作)、《大闹天宫》 (1961—1964合作);   万古蟾主要作品有:《铁扇公主》(合作)、《猪八戒吃西瓜》(1958)、《渔童》(1959)、《人参娃娃》(1961)、《金色的海螺》(1963,合作);   万超尘主要作品有: 《铁扇公主》(合作)、《机智的山羊》(1956)等。   中国美术片导演,水墨动画片的创造者之一。广东中山人,原名盛松,1915年生于上海,肄业于上海尚贤中学。   1935年后曾专门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工作。1941年由重庆至香港,参与组织新美术会,为《华商报》编辑《新美术周刊》,同时出版《特伟讽刺画集》和《风云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内地,在桂林、重庆等地参与举办《香港的受难》画展。1944年在云南参加抗敌演剧第五队。1945年后在云南任中学教师。1947年再度去香港,参与组织人间画会,同时在《群众周刊》上连载长篇漫画《大独裁者》。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负责组建美术片组。1950年该组迁至上海,并于1957年建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厂长 。   他的代表作是《好朋友》、《骄傲的将军》 (1956,合作)、 《小蝌蚪找妈妈》(1960,艺术指导)、《牧笛》(1963,合作)、《金色的大雁》(1976,合作)、《金猴降妖》 (1984,合作)、 《山水情》 (1988,合作)等。   其中,《骄傲的将军》是中国美术片民族化的开端;而1960年特伟把水墨画的技法与风格引入了动画电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将当时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震惊了国际动画界。该片于1961年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1964年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8年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一等奖 ;1981年获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   他创作的《牧笛》1979年获丹麦顾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金猴降妖》1986年获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1989年获美国第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于1988年获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1989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一届莫斯科国际少年儿童电影节勇与美奖、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为表彰其美术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1989年第一届中国电影节组委会授予特伟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