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青龙县坡改梯工程施工经验和做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龙县坡改梯工程施工经验和做法

青龙县坡改梯工程施工经验和做法   摘 要:青龙县属于典型的北方土石山区,因地制宜的开展“坡改梯”治理不但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项目区合理布置各项措施,使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作用。为保证工程长久的发挥效益,保证群众的利益。工程建设完成后,建设处及时的将治理成果移交给项目所在的村或承包大户,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关键词:坡改梯工程 施工 经验 做法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55-01   1 项目基本情况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明长城北侧,桃林口水库上游。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351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56km2,占总面积的35.8%。全县耕地面积47.6万亩(其中坡耕地2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4.54%),总人口53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境内山多地少,地貌类型复杂,属典型的北方土石山区。   201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0]655号),决定在现有坡耕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根据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县被省水利厅确定为河北省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县。另外根据我县的石料多且运输方便的特点,就地取材,大力发展石坎水平梯田。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和江河治理的重要战略;是山丘区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广大山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大规模开展综合治理的重要前导。   1.2 项目建设任务   项目建设的任务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与农业调整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群众收入。   1.3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坡改梯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土壤保水效益达到75%以上,保土效益达到80%以上。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现在的3500t/km2·a降低到200t/km2·a以下,平均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67万吨,年保水82.9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99.9万千克,年净增产值577.2万元,年提高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461.8元。   2 工程设计及管护   2.1 工程设计原则   (1)考虑到项目区人均耕地少,因此进行措施布设时应基本保持耕地面积数量不变,将坡耕地修建成水平梯田,提高土地生产力,满足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2)本着节约成本,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梯田田坎为石坎。(3)田块布设应基本上顺应等高线布设,按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块长度尽量取长以便利耕作。(4)梯田田面宽度的确定应根据土层厚度、坡度等因子进行确定。(5)梯田上面为荒坡时,必须在梯田上部布设截水沟,以拦截坡面径流。(6)按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要求,为方便耕作布设田间道路。(7)为了提高梯田的生产力,在水源较好,条件成熟的地方修建扬水工程。   2.2 工程管护   建全管理制度,制定坡改梯工程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措施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县、乡、村逐级逐项确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使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局面对水保治理、监督管护人员,要推行分片承包治理、监督管护,奖惩分明的责任制,提高治理质量,保证治理进度;对当地群众,要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明确责、权、利。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公示制、群众投劳承诺制、资金报账制、产权确认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管理责任制。   3 工程效益   坡改梯工程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而且为我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做好生态修复积累了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之路。   3.1 生态效益   项目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6.86km2,其中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面积8.8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2.6%。通过坡耕地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梯田占坡耕地面积的83.4%,是拦蓄径流的最主要工程措施之一)。经初步测算,治理后梯田每年可防泥沙流失量1.67万吨,拦蓄径流82.9万立方米。   3.2 经济效益   通过“坡改梯”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土地保墒的能力,彻底改变了以往地形陡、地块窄,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附以沟、路、水等配套措施的实施,方便了生产,增强了项目区作物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调查测算,项目区年可增加粮食产量1.11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5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