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宁寻找挑战美女科学家
颜宁寻找挑战美女科学家
1996年9月,颜宁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一名新生。她说,清华是迷迷糊糊的选择。
从小学到高中,颜宁一直是好学生、乖孩子。高中时代,她更喜欢文科,文理分班时,她自己选了文科。因为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班主任老师认为成绩好的一定要学理,再加上当时盛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她被拉回到了理科班。
当时在北京,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她呢,选择清华却是父母帮她做的决定:“我那时很乖,很多决定都是爸妈帮我做。他们当时并不清楚各个学校各自的学科优势,只是觉得清华更稳重,于是我就来了清华。”
在清华的第一年,颜宁一门心思只放在功课上,第二年就开始做生物系学生会主席,组织了许多社会活动,与好朋友学国标舞、打乒乓球、学游泳、学摄影等。清华成为她生活最丰富的时期。
大学三年级时,她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太适合做主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还是想做踏踏实实的、比较有成就感的事情。大学四年级,她推掉了所有的社会工作,到诺和诺德北京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做了一年的毕业设计。此前,在大学三年级暑期时,颜宁开始申请到美国留学。她说,当时就想开阔眼界,对未来并没有太多具体设计。
因为很喜欢高中时学的英文教程《FamilyAlbumUSA》中描述的密歇根大学,颜宁留学美国的第一理想是密歇根大学。
碰巧的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施一公看中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颜宁。大学四年级寒假时,颜宁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此前,她也已经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我在申请密歇根大学时并没说我一定会接受录取,但我在给施一公写信的时候,承诺了如果被录取,就一定到普林斯顿。我觉得说话要算数。”就这样,她选择了普林斯顿。
2000年8月10日,颜宁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到普林斯顿的第一印象是‘惊艳’,环境太美了!我们住的地方是建于1913年的研究生院,它像城堡一样,四面的哥特式建筑环绕着中间的天井,最当中有两棵雪松。我们到的时候是傍晚,树下绿草地上有人坐着弹??他,周围是萤火虫在飞舞。那一刻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童话世界,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个经典隋景。”
“对生命科学产生兴趣”
在普林斯顿的第一年,颜宁对生命科学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给我们上课的大多数老师都已经比较上年纪了,经典论文甚至课本里的很多东西就是他们亲自做出来的,他们可以把每个发现讲得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于是你觉得:哇!原来做生物学是这么好玩、这么有意思。”
在普林斯顿分子生物学系,醉心科研的导师施一公对颜宁的事业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施一公之外,还有一对教授夫妇对颜宁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是埃里克·威萧斯和夫人翠迪·舒巴赫。她说:“他们二位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威萧斯还是199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我是一个夜猫子,一般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我经常在晚上11点多看见他们夫妇在各自的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果蝇,他们做研究非常淡定,那种简单和执着让我感动,觉得我将来就是要这个样子,很简单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在实验室里,颜宁开始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她喜欢上了研究中的接受挑战和战胜挑战的感觉,喜欢上了实验室里的自由和酸甜苦辣,那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令她慢慢沉迷于其中。
2004年12月,颜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从2005年1月1日开始,颜宁开始做博士后,带着两个师弟师妹从头摸索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到2006年10月,他们做出了实验室的第一个膜蛋白结构。
清华,我的一个梦想
2006年12月底,颜宁回北京探望父母,她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是,自己从此就回国工作了。
2007年1月2日,她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接受了面试,7月清华大学向颜宁发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聘书。
颜宁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回到清华做教授,但没有想到这个梦实现得这么早。”
2007年,颜宁回清华医学院搭建自己的实验室。颜宁感谢清华,和引进并支持她起步的赵南明老院长,感谢学校和学院友好及出色的同事们,感谢清华生命科学良好的研究氛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她获得了稳定的支持。
回顾在清华的几年,颜宁说:“我最满意的是把一个我开始认为非常有挑战性的领域做到不再可怕。我的实验室积累了大量的做膜蛋白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做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的年轻人,可以挑战更有意义的靶标了。我们现在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理解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胆固醇代谢通路的调控机理。我的职业理想是找出下一个巨大挑战,希望可以解决更有普遍意义、更基本的生物医学问题。”
在颜宁心中,清华和普林斯顿是并重的,她说:“清华厚道、大气、稳重,普林斯顿优雅、淡定、高贵,这是我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