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测试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答案(标准试卷,用8开或A3纸打印)教科版(三起)
XX镇小学2017至2018学年第一单元水平检测
四年级 科学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总分 得分 一、我能填空。
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4、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5、由(电源)、 (用电器)、 (导线) (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两个)。只有 (电流)通过 (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 (发光)。
7、干电池的一端是 (铜帽),是电池的 (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 (锌壳)是电池的、 (负极),用符号“-”表示。
8、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 (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 、(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9、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0、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12、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 (检查法)、 (替换法)。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3、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塑料、橡胶皮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常见的导体有(铁)、 (铜)、 (铝);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 (橡胶)、 (陶瓷)等。导体和绝缘体的作用是: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 ,(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4、不要用(湿抹布)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材料)。
15、(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是(非接触式),如遥控开关。
16、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7、两节电池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法;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18、闪电是一种( 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
(√)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注: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
(×)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注:高低压电四周的水或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导电)。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15分)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A)发生。
A、 纸屑会被吸起 B、纸屑会被移走 C、纸屑会飞起来
2、会产生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C)。
A、 1.5V B、36V C、220V
3、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B)。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4、使用电路检测器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有利于生存的本领+1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有趣的食物链+1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第二课时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消失了的恐龙+1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态平衡+1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态平衡+3+第一课时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3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生物的遗传现象+3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应用苏教版(三起).doc
-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能源+3苏教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测试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标准试卷,用8开或A3纸打印)教科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苏教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测试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标准试卷,用8开或A3纸打印)教科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单元测试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苏教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食品包装物上的信息-教科版.doc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关节+1苏教版(三起).doc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素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三单元教科版(三起).docx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素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四单元教科版(三起).docx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素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x教科版(三起).docx
-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素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x教科版(三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