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1.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
生活的时间:三四百万年前 地区:非洲 代表:少女“露西”
早期猿人智人与晚期猿人智人(完全形成中的人)
进化阶段 主 要 代 表 猿人 早期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
2.世界人种形成
形成时期:晚期智人阶段
区分依据:体貌特征
三大人种: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人种形成原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主要区别
母系氏族社会:①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②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父系氏族社会:①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逐渐取代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②生产力发展,私有财产出现。
4.三大文明古国
国家 地域 时 间 首都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孟斐斯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巴比伦 古印度 印度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华氏城 5.《汉谟拉比法典》
背景: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性质(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历史地位: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雅典在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全盛时期
原因:是伯利克里的改革。
改革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探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表现:
政治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7.罗马共和国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打败迦太基(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③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8.识记古埃及金字塔图
9.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书11面的表格,自己掌握)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1.大化改新
时间和实施者: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改革派领袖:中臣镰足
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622年(7世纪),默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
4.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5.拜占庭帝国衰败的原因和启示(理解层次 很重要)
①国内因素: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b.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c.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
②国际因素: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1.希波战争的结果:希腊彻底战胜波斯军队;客观上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客观上促进了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传播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此段仅供阅读,不需掌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A. 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B. 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的好处: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3.六大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前6世纪 波斯帝国? 前4世纪 亚历山大帝国 前27年 罗马帝国
6世纪 拜占庭帝国? 7世纪 阿拉伯帝国 13世纪末 奥斯曼土耳其
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发明者:古代印度人发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空间距离与其计算、折叠问题.ppt
- 电学2(5-6)-电容器与电场能量.ppt
- 空气动力矩系数与导数.ppt
- 控制工程第四节.ppt
- 电子元件基本的认识与焊接知识教材培训(第二部分).ppt
-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ppt
- 离散数学-同态与同构.ppt
- 理论力学---第七篇_复合运动.ppt
- 固体物理(第5课)晶体结构实验确定.ppt
- 钝角与锐角的练习.ppt
- 林德115系列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E16C-03, E16P-03, E20P-03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H50T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初步设计(模板).docx
- 金融从业者必懂的宏观经济指标实战指南:2025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docx
-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产品经理完全指南:Axure原型设计从入门到实战全解.docx
- 6.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融资方案(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