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音像制品出版
根据新的考试大纲,第九章“音像制品出版考试大纲中对于各个知识板块都明确地规定了深浅程度:要求掌握的,是最重要的,题量多,层次深;要求熟悉的,是比较主要的,题量和层次都适中;要求了解的,是比较次要的,题量少,层次也浅。2001年12月30日颁布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音像制品是指“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
2、类别:录音制品主要有盒式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CD-compact disc)三种载体形式。录像制品主要有盒式录像带、激光视盘两种载体形式。激光视盘又有LD(laser disc)、VCD(video-CD)、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s)等多种。
3、发展概况:(1)音像制品发展的一般情况:音像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录放声音的成功是在1877年7月18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录下并重放了他自己朗诵的歌词和他的笑声。这就是唱片的起源。从那时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音像制品的载体和记录方式也有快速进步。
最初的圆筒早就被每分钟78转的胶木唱片取代。胶木后来又先后被塑料薄膜、磁带替代。1982年,国际娱乐业开始引入数字化技术制作存储音乐的激光唱盘,后又出现了激光视盘。
录音技术上,从钢丝录音、磁带录音发展到数字录音,录音音质从8比特、12比特到现在流行的16、20比特,甚至出现采用24比特录制的唱片,声音的动态范围已经超过人耳能够听到的120分贝,可以达到140分贝。录像技术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年来经历了由磁记录向光记录、由模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的发展过程。录像节目的清晰度也从盒式录像带(VHS)、VCD激光视盘的250线,提高到LD激光视盘的400线,继之又发展到DVD激光视盘的800线以上。
音像制品复制技术的发展几乎是跳跃式的。录音带的复制生产起先是用盒对盒复录方式,现在已普遍使用全自动高速复录机;录像带的复录生产开始是一带几十,后来可以一带一百,一带几千。随着激光唱盘、视盘的诞生并被市场普遍接受,录音带、录像带的复录生产技术似已无必要继续开发,特别是录音带的复录生产线,欧美市场已基本淘汰了。光盘复制业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呈跳跃式发展态势,目前,一般情况下一条光盘复制线平均3~5秒复制一张盘片,日产2.5万张。
(2)中国音像业的发展
中国音像业从无到有的历史不到百年。20世纪初叶,上海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唱片公司——东方百代唱片公司,系法国人开设,起初经营唱片和留声机的销售,不久建厂生产唱片。1917年,中日企业合资建立唱片厂,孙中山先生为之取名“大中华唱片厂”,后改为中国民族资本独资经营。在1949年前的30余年间,中国唱片业共出版各种唱片约8 000种,其中民族唱片业所占市场份额极小。
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除大中华唱片厂外,又建立了上海唱片制造有限公司、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公司。1954年,三家唱片公司合并为“上海唱片厂”,后改名为“中国唱片厂”,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家唱片厂。后来又建了北京唱片厂、成都唱片厂。从50年代至70年代,共出版唱片约2万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音像业有了长足发展。1988年成立了首家光盘复制企业——深飞激光光学系统有限公司。截止2001年,全国已有音像出版单位294家,音像复制单位250多家,音像批发单位1 000多家,音像零售、出租店10万多家,光盘复制生产线620条(年生产只读光盘1亿片)。2001年共出版录音制品9 500多种、1.37亿盒(张),发行1.16亿盒(张);出版录像制品11 400多种、1.44亿盒(张),发行1.09亿盒(张)。从此,中国音像业基本上有了一条包括制作、出版、复制、进出口、批发、零售、出租等门类较齐、并有一定规模的音像产业链。与此同时,有关音像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这些都为音像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熟悉音像制品的特点。
(1)内容上的特点
音像制品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所采用的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几乎可以承载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高保真音质和高清晰度画面的再现,使它更适合于文化的积累、传承、开发和普及。录音制品将语言和音乐,录像制品将图像、文字、语言、音乐和连贯的动作表演等集于一体,运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思想,展现艺术和传授知识,与其他类型出版物相比,音像制品尤具感染力。
(2)生产上的特点
与书刊等其他出版物一样,音像制品也是可以批量生产的精神文化产品,其生产也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前后两个过程。但是,音像制品的前期节目制作即精神生产过程的资金投入要比书刊等高得多,而后期复制即物质生产的成本相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