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Nypro公司爆炸事故
(1974年6月1日16时许 爆炸事故 28人死亡)
1974年6月1日16时许,英国NyPro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厂内28人死亡,36人受伤,厂外53人受伤。损失达2.544亿美元。
一、工厂及生产过程简介
英国傅立克斯镇(Flixborough)Nypro公司,位于英格兰中东部,占地约242811m2,员工约550人。该公司为一以生产己内酰胺和硫酸铵肥料为主的工厂,且为英国仅有的一家“尼龙6”原料制造厂。该厂成立于1964年,1967年完成第一套以酚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2万t/a。该装置生产后不久即开始筹建第二套年产量为5万t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并以环己烷为原料,采用磷酸羟胺法,于1972年另建新车间开始该套装置的生产。
该公司主要生产车间有合成氨、发烟硫酸制造、空分、胺制造、氢制造。环己烷车间包含了一串联式的6座氧化反应槽,以环己烷为原料制成己内酰胺。其制造过程中,首先将环己烷在6个串联的氧化反应槽中,以辛酸盐(caprylic
acid)为触媒,经空气氧化成环己酮和环己醇,再转变成己内酰胺。反应后液体的成分是:94%(mol)的环己烷;6%(mol)的含有环己酮和环己醇及别的一些副产物。正常情况下,此为液相反应。温度为155度,压力为0.86MPa。6座氧化反应槽以串联形式排列,氧化反应槽外壳为1.27cm厚的碳钢,以0.32cm厚的不锈钢为内衬。为使前一氧化反应槽内氧化不完全的环己烷在下一氧化反应槽内继续氧化,两座氧化反应槽之间装设有72cm的溢流管,并用伸缩接头相连接,以防胀缩所产生的问题。前后两座氧化槽之间有18cm的高度差,以使氧化反应槽内的液体可以凭自身重力流向下一氧化反应槽。
氧化反应槽内的空气和触媒都自槽顶以管子直接通入槽底。槽内充满着高度约与溢流管同高的环己烷。液面上端的气相则充满着环己烷、氮气和反应所残余的氧气。气体可由氧化反应槽顶部的排气管排出后依次经过热交换器、冷却洗涤塔、吸收塔,最后至废气燃烧塔。环己烷蒸气流经冷却洗涤塔和吸收塔时,被冷凝回收再利用。装在氧化反应槽顶部的排气管为平衡各氧化反应槽之间的压力。在排气管上还装设了一些安全设施,如安全泄压阀(若氧化反应槽压力超过所设定的1.08MPa时,安全泄压阀将开启,释放出氧化反应槽内的气体至废气燃烧塔,以维持压力稳定)、压力控制阀(在控制室内做操作调整,可以调节吸收塔内操作压力和废气燃烧塔的流量)、氧气含量自动测定仪[用以防止排气中含氧量达到可燃程度,若含氧量超过4%(mol),则联锁装置将自动关闭,防止空间进入氧化反应槽,并自动打开维持在1.18MPa的氮气,以控制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等。
二、事故经过
1974年3月27日傍晚,反应系统中的5号氧化反应槽的碳钢外壳发现150cm长的裂纹,造成环己烷外泄,其原因为硝酸类物质产生的应力腐蚀。值班人员向主管报告经同意后,开始降低反应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准备停车检验泄漏点。经检验为氧化反应槽的内衬、外壳皆产生相当程度的破裂,不适合再参与反应过程,因此决定拆下5号氧化反应槽,以便检修。
翌日早上,经厂务会讨论后,厂长与相关技术人员认为停车检修需要3—6个月,而当时英国国内对于己内酰胺的需求甚急,不适合停工降低工厂产能,为了让该车间继续运行,决定将第5号氧化反应槽搬离,并在4号和6号氧化反应槽间连接一管线暂时以5座氧化反应槽维持生产。
在拆下5号氧化反应槽后,即进行修复工作。在装4号和6号氧化反应槽间连接管线时,施工人员仅在现场地面上以粉笔画一简单的修复工程图样,并没有预先规划并绘制正规的设计工程图及必要的工程应力详细核算。现场以鹰架支撑管子。两氧化反应槽间因有高度差(约相差35.5cm),故以三曲旁通管作为两氧化反应槽间的连接管,而原来氧化反应槽出口处的伸缩接头管径为72cm,但当时厂内只有管径为51cm的管线可用。施工人员经大概的计算后,认为51cM管线尚可提供反应时所需的流量,并以直管计算压力后得知其反应亦可承受操作时的压力,决定以此管取代之。三曲旁通管仅以分成四点的鹰架支撑着,结构上并不坚固。于3月30日2时完成全部修复作业。
修复后经试漏检测即恢复生产。但到5月29日又发现泄漏。其位置为下部液面计处。于是将整个反应系统的压力降低至0.15MPa,并降低温度使之冷却,停工2天执行部分修复工作。于6月1日4时再度开工。不久环己烷的循环部分又发生泄漏,因此停止加热,再度进行修补,至早上5时才开工。在6月1日7时换班时,值班主管对压力情况未对下一班值班人员交代清楚,因此值班人员并未注意压力变化情况。
到6月1日下午,开始有可燃性气体外泄,但并无人员警觉或注意到。将近16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并向外扩散。2分钟后,可能在氢气2车间遇点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安全准备阶段.docx
- 安全事 故案例-爆 炸发生在点火试车时-河北武安-在建电厂9.23事 故调查.doc
- 安全事 故案例-博帕尔惊魂.doc
- 安全事 故案例-吉林辽源矿务局泰信矿煤尘爆 炸事 故.doc
- 安全事 故案例-建筑安全-04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doc
- 安全事 故案例-涟源市斗笠山镇胜源二矿“_7_·_2_”瓦斯爆 炸特大事 故.doc
- 安全事 故案例-机器带病运行_员工工伤频频.doc
- 安全事 故案例-两起过氧化苯甲酰爆 炸的启示.doc
- 安全事 故案例-就淮北芦岭煤矿“5.13”特大瓦斯爆 炸事 故_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检查报告.doc
- 安全事 故案例-建筑安全-培训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