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降雨门槛值为基础计算交通路径沿线之崩塌启动时间机率
* * * 結果 結果與討論 Burliyar東側的區段,15年內降雨量超過門檻值總共53次, 因此,各發生間距之平均值(μ)為15/53或0.28。 降雨量超過門檻值總共53次中,有17次誘發崩塌,相應之機率為P{L| RRT} 17/53或0.32。 * 發生崩塌之時間機率為兩者相乘: (i) 降雨門檻值之年超越機率,即一年內超越門檻值之機率, (ii)當超過雨量門檻值時,崩塌之發生機率P{L| RRT}. 結果 結果與討論 超過60%的崩塌發生在高時間發生機率之區段(0.40) ,只有7%發生在最低時間發生機率之區段(0.27)。 67 93 * 結果 結果與討論 在資料上,有82%的紀錄屬於鐵路邊坡,而缺乏公路邊坡的資料,研究者推斷這個現象是由於公路邊坡崩塌可能規模較小,並未造成損失因此沒有被記錄。 降雨門檻值會隨著局部地形條件的改變而變化,因此降雨門檻值可視為地形潛感的代替指標。 各分區之降雨門檻值差異甚大,因此在訂定一地區之降雨門檻值前,需經過合適程度的篩選。 * 討論 結果與討論 原則上來說,當降雨量超過門檻值時,將誘發1個或1個以上的崩塌,但實際上,其誘發機率約只有0.32~0.73,代表有其他因子,如土壤剪應力、地形、地下水飽和情況等亦會影響崩塌發生與否。 計算中顯示,以崩塌件數為變因,會顯著影響時間機率的計算,(15件以上 0.63 、 1件以上0.97) 儘管一年超越門檻值的機率高,但實際誘發率從32%~73%不等,故研究中使用10~12月,誘發率則為27%~49% * 討論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的顯示,時間機率模式,需要高精度崩塌時間與日雨量資料結合良好的雨量監測系統。 時間機率模式,較適用於相似地質環境下,預測淺層崩塌以及挖方坡面因降水誘發的崩塌;一般自然邊坡、落石則較不適用。 * 結論 結果與討論 Thanks for listen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降雨門檻值為基礎,計算交通路徑沿線之崩塌啟動時間機率。 水保碩一 7101042003 王強 Pankaj Jaiswal and Cees J. van Westen 指導教授:陳樹群老師 授課教授:謝平城老師 Estimating temporal probability for landslide initiation along transportation routes based on rainfall thresholds 大綱 摘要 介紹 模式與方法 結果與討論 研究試區自然情況及資料測站。 初步概述研究方法及結果。 說明使用之機率模式及聯合機率方法。 時間機率分析結果與討論。 * 摘要 介紹 模式與方法 結果與討論 摘要 研究對象為南印度鐵路沿線的淺層崩塌 以降雨門檻值與針對誘發崩塌對應降雨強度給予發生機率建立模式。 降雨門檻值以日降雨量及臨前降雨量關係為基礎。 年度超越門檻值資料,使用泊松機率模型計算。 配合實際資料取得超越門檻值後實際會發生機率。 將前述兩機率取聯合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超過60%之已知崩塌地發生在高時間機率值之區域。 * * 流程 摘要 試區決定 資料蒐集 建立簡單 機率模式 驗證 門檻值 計算 門檻值 使用時間機率模型 資料建立 實際機率 聯合機率 結果驗證 P1*P2 散布圖 回歸分析 由未參與建模資料 柏松分配 P1*P2 摘要 介紹 模式與方法 結果與討論 文獻 介紹 * 降雨誘發崩塌的時間機率,可由評估降雨事件的時間機率著手計算,而降雨事件又可從最小強度或最小延時進行分析,即降雨門檻值的概念。 推估崩塌時間機率的經驗方法: 分析有誘發崩塌的降雨事件計算出之門檻值, 最常使用之經驗方法以降雨強度及延時為主, 需要高品質及高時間解析度之資料。 鐵公路大致平行 位於南方坡面上 試區 介紹 * 鐵路:19km 公路:26km 位於熱帶氣候(約10°N), 物理、化學風化皆強, 風化層於挖方坡面觀察, 最厚可至20m 崩塌分布 介紹 4個區段 15個,圖上僅標示14個 區內崩塌多為因降雨所造成的淺層岩碎滑動(97.2%) 土石流僅占2.4%。 單個崩塌體積小,平均體積為404m3;但數量多,1987~2007年有790個,94%位於切腳邊坡。 平均每年發生20個崩塌 * 本區之降雨主要在兩個時期 4月~8月(正常雨季)及10月~12月(後移雨季) 。 10月~12月降雨天數少於4月~8月,但此時期之降雨約佔全年降雨量之50%,且其單日最大降雨量約為正常雨季之2倍。 誘發崩塌的降雨量變化大, 且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