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七台河地区防雹预警中应用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七台河地区防雹预警中应用
摘要:本文对2006~2007年发生在七台河地区的冰雹天气个例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场及速度场上的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七台河市的冰雹天气预警预报方法,对农业防雹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农业防雹;回波特征;预警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2006~2007 years occurred in Qitaihe region of the hail weather case in Doppler weather radar echo intensity field and velocity field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d the applied in Qitaihe city the hail weather forecast method of hail suppression warning, agriculture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Doppler weather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s of hail suppression; agriculture; early warning
中图分类号:P412.1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冰雹是七台河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其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演变过程一般仅为几小时,有时仅持续若干分钟。由于其空间尺度小,常规天气图难以反映,气象卫星也很难准确定位和监测。冰雹天气尽管范围小,但给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七台河市地处亚洲中高纬、比邻西伯利亚,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天气多发。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对冰雹进行监测与预警是非常必要的。天气雷达是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龙卷和暴洪)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关于雷达在强对流天气探测和预警方面的应用,Burgess和Lemon(1990)[1]作了很好的综述。周治黔(2002)[2]也对冰雹云的多普勒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回波对冰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七台河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业务运行中所探测到的冰雹的产品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适用于七台河地区的冰雹天气预警预报方法。
2 资料
本文中提取的单体个例为2006—2007年间发生在七台河地区的12个雹云对流回波和4个非雹对流回波。采用的资料包括雷达资料、冰雹监测资料。其中,雷达资料取自架设于佳木斯市气象局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半径150km,每次体扫时间间隔为5~6min。冰雹监测资料??自于七台河境内的三个地面气象站和17个防雹作业炮点。
3 资料分析
本文选取了七台河地区2006-2007年间的16个强对流回波为研究对象。其中12个出现了冰雹,4个未出现冰雹。而在16强对流回波有12个监测到了有界弱回波区(BWER),出现冰雹11次,4次同时监测到了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三体散射(TBSS),均出现冰雹。表1为16个发生在七台河境内的对流回波在雷达及冰雹发生方面的情况汇总。
表116个发生在七台河境内的对流回波在雷达及冰雹发生方面的情况汇总
4 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4.1 气旋辐合和速度模糊
2006年7月13日14:15到14:29我市市区出现了一次强风暴天气,降雹直径达12mm,并伴有短时大风。在14:12从1.5度到6.0度仰角四层的反射率因子图(图略)上可以看到,1.5度、2.4度和3.4度仰角回波中心强度均达到57.5dbz。在1.5度和2.4度仰角的径向速度图上,都有速度模糊及气旋式辐合现象,存在明显的逆风区[3],最大入流速度和最大出流速度绝对值之和的二分之一(即转动速度)约为20m/s,此现象在多个体扫中都有呈现,此气旋在顶部速度场出现了风暴顶辐散现象。
4.2 有界弱回波区(BWER)
2007年6月26日11:48到12:15勃利县小五站镇和新兴区红旗镇出现冰雹和强风天气,冰雹直径为20.0mm,最大风速为35.2m/s。12:13分回波强度最强,在过雷达中心沿162度径向方向反射率因子回波强度垂直剖面图上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回波悬垂特征,这些特征是大冰雹发生潜势的有价值指标,大冰雹通常落在与BWER相邻的反射率因子的高梯度区[3]。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对流风暴顶已达14.0km。
4.3 持续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VIL值表示将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