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桂林方氏研究新史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城桂林方氏研究新史料

桐城桂林方氏研究新史料   宋元问,方氏德益公自池口徙桐城,至五世方法,为明建文举人,授四川都指挥使司断事。六世方懋,其五子有“五龙”之目。三子方佑成进士,五子方瓘举于乡。于是都谏王瑞题其门日“桂林”,以嘉蟾宫折桂之美,而方氏之族乃大。   明清时期,桐城桂林方氏可谓人才辈出,绵延不绝。方法、方印、方向、方瓘、方学渐、方大镇、方大铉、方大美、方大任、方孔炯、方文、方拱乾、方以智、方中通、方孝标,方亨成、方苞、方贞观、方世举、方登峄、方式济、方观承等,宦海儒林,哲人代兴。奇节伟行,为世宗仰。名流大家,耳熟能详。其中,方以智是明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苞是主盟清代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的开派宗师。对名满天下的方氏家族,梁实秋曾满怀敬意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朱彝尊也说过:“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溶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据清代方树德所撰的《江南族谱图说略》记载,从明建文元年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417年间,桂林方氏受到朝廷旌表的有81人,举人以上102人。   近年,桐城博物馆入藏一通《天台令方公神道碑》,为桐城桂林方氏早期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史料。   神道碑是立在墓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起于汉代,用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碑高2.06米,宽0.98米,厚0.18米。横额篆书“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竖行楷书神道碑文,碑额、碑文均为阴刻。全文共1045字。为明成化时天台县令方印墓道前记载其生平事迹的石碑。方印曾孙封御史方学渐于明万历壬寅(1602)季冬立石;赐进士文林郎福建福州府推官郡人阮自华撰文;赐进士大中大夫陕西布政司右参政邑人张淳篆额;邑人齐鼎名书丹。一碑出于两进士之手,堪称大观。这通神道碑,高大宽厚,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保存较完整。   方印,正统戊午(1438)四月生。字与信、号朴庵,桐城人。明四川断事方法曾孙,祖懋、父琳,世业儒。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授浙江天台知县。   进士阮自华撰写的碑文,秉笔直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方印亲以厚、出以诚、厉以严和???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选例精当,记叙感人,特别是精选人物语言和场景描绘,起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不但是一部实录的信史,而且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阮自华(1562—1637),字坚之,又号澹如,阮鹗次子,阮大铖叔祖,桐城(今枞阳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举,二十六年中进士。初任福建福州、再任江西饶州推官(掌刑狱的官),后转户部郎中,榷税山东德州,“著廉干声”。约在万历四十年前后,升任甘肃庆阳知府。庆阳是明朝“前七子”首领李梦阳的故乡,自华到任后,为他建祠宇,作《怀贤赋》,一则表示对李崇敬悼念,一则鼓励士人向学。四十七年,募建迎江寺。天启中休官在家。祟祯初,再起福建邵武知府,兴利除弊,不遗余力。不久,便因老病辞职回乡。后与同邑诗人吴应钟、吴应铉兄弟、刘忠岳等结“海门诗社”,筑中江(景行)楼于安庆镇海门外,以吟咏度过晚年。有《雾灵诗集》行世,他又擅长草书,人们当墨宝收藏,今潜山县马祖庵石坊“嘉平馆”三字就是他的手迹。与他同时的浙江鄞县著名诗人屠隆,写有《四君子诗》,赞扬冯梦桢、朱长春、虞淳熙和阮自华4人。阮鹗死后(卒于隆庆元年),他的儿子自仑、自恒、自华都移籍怀宁县,买田建屋,世代遂居住在怀宁。住安庆西门外雾灵山。   进士张淳的篆额,方正刚直,道劲有力。方正处,端严规整;圆转时,敦厚稳健。八个篆字,刻画出了传主的精神风貌。   张淳,字希古,号怀琴,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建宁知府、浙江副使,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令永康时,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日:“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摄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