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余地式语文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有余地式语文教学

留有余地式语文教学   摘 要: 语文教学改革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铆足了劲,不断地研究、探索有效的方式。本文在艺术留白魅力的启示下,从教学时间、内容和情感三个方面出发,去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余地,对课堂气氛的改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留有余地 空白   在一次次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师生互动活动,以及互动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从而构建起主动、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于是出现了小组合作课、活动课、研读课等教学表象。课堂活泼热闹,学生似乎行动起来了,原先沉闷呆板、平平淡淡的语文课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我总觉得课堂上的主动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的行动还是离不开教师预设的思路。课堂上“活”的仅仅是表象,而不是实质。如何实现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依我之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   一、时间上留有余地   留白是艺术中的一种常见手法。艺术的魅力常常显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和欲语还休的含蓄留白。文学作品是艺术,课堂教学也是艺术,高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时间上应该给学生留有余地,显现自己的“留白”意识。文学作品表达的妙处,从某种程度上看,在于说与不说之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发现和延续这样的精妙之法。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说的过多过实,把课堂塞得满满的,占据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谈。学生不论是对文本的研读,对文本问题的提出,还是对文本中蕴含情感的体验与共鸣都需要足够的时间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自由讨论得出的结论,即便有不足之处,也远比老师灌输的答案更有营养、更弥足珍贵。教师要有所“舍”,才能有意外的“得”。在课堂教学中在时间上对学生留有余地,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教学的深入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不是让学生“放羊散漫”,而是要求教师精简教学陈述,精选教学环节,从而实现更高的目标。因此一堂课根据不同的文本,教师要进行不同的时间分配,什么时候给学生研读、思考、体验,留下多少的时间空间,都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经验细细去把握,做到松弛有度。教授《变形记》时,我讲解了卡夫卡的异性寓意,和学生探讨了孙悟空的异性寓意,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知识、生活实践,讲述了自己发现的一些现代异性想象,分析了异性寓意。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学生对书本间接知识的一个延伸、改造和升华。我给学生留下了50%的课堂时间,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而在教授《劝学》时,我安排学生利用课前的预习时间去疏通文义,归纳实词、虚词,课堂教学时,针对有关荀子的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态度的观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开讨论,我给学生预留了30%的时间,既不影响知识目标的完成,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目标和情感的目标的重视。合理地规划课堂时间,把学生和教师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去看待,充分利用45分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内容上留有余地   把课文内容说得通透明白,如同看一部未经剪切的毛片,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也就缺少了参与其中的乐趣和二度创造的激情。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存有大量的空白,召唤读者的自我解析,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切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轻易进行填充,让作品失去灵魂,而应该把这些空白留给学生做“自耕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空白留的富足,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触动的又是何人之情,内容上总是留下一些激发人去想象、去体会的空白,而不是密密实实,不留缝隙的。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结尾是开放式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得知项链是假的,马蒂尔德是惊讶、悲伤、愤怒,抑或是高兴?她往后的岁月是幸福的开始,还是悲剧的延续?如此充满悬念的结尾,作者却没有写出来,戛然而止,留下无穷的想象的空间。任何文字填充进去,都会限制另外的无数种想象的美丽,收不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参与文本,于“空白”中读出“存在”、品味“存在”。   空白具有召唤学生自主创造力的作用,它对学生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见解对作品进行自由自主的再创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去关注文本中预留的空白,还要带领学生去挖掘深藏在文本中的空白。鲁迅的《祝福》,文章一开头,就安排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结局,但从“我”疑惧自己害死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