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逻辑,白痴呢喃.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疯子逻辑,白痴呢喃

疯子逻辑,白痴呢喃   与一般的电影不同,邪典电影不仅是被观看的影像,还是一种创造“看与被看”的革命行为的行动;其所引发的观影奇观、年度拜物教狂欢、小型政治暴动、“不健全人士”大游行……都显示了某种“电影原始主义”,某种与生俱来的迷狂,某种社会学意义上“仪式”的阈限性。   “cult film”是电影界的捣蛋分子。它指的是一些与众不同的、极度风格化的电影,在中国被称为“邪典电影”(《环球银幕画刊》2003年第6期)。对于它的铁杆影迷,这一名词基本上等同于“跟你们不一样”;对于遭到鄙视的主流电影爱好者,则至少意味着“怪异”、“恐怖”、“疯癫”、“反常变态”或“恶心下流”;而对于文化研究者来说,邪典电影肯定是一种真正的“我就这样,你们爱谁谁”的亚文化。它是某类人自得其乐的亚文化实践;是越轨分子之间秘密的相互认同;是对日常生活丧失激情后对“非正常”、“非本来”的需要;是“一种节日的保留节目,是一种运动”(英文维基百科)。——与一般的电影不同,它不仅是被观看的影像,还是一种创造“看与被看”的革命行为的行动;其所引发的观影奇观、年度拜物教狂欢、小型政治暴动、“不健全人士”大游行……都显示了某种“电影原始主义”,某种与生俱来的迷狂,某种社会学意义上“仪式”的阈限性。   世界上最早的深具邪典意味的影片,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法国人Georges Melies拍摄的Le Manoir du diable(1896),讲述了一只蝙蝠变成魔鬼墨菲斯托的故事(Bartlomiej Paszylk:The Pleasure and Pain of Cult Horror Films,an Historical Survey)。但西方电影人真正使用cult film这一名称并出版研究专著,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世纪60—90年代,在这一“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交替更迭的时期,在这一现代主义文化陷入困境的重要阶段,邪典电影显示了某种想象性的拯救企图。)最初,评论家使用cult一词,意在表现影迷邪魔附体般狂热的观影体验,而这正是邪典电影最突出的特征。cult film或cult cinema的用法流传开来后,相关的学术性的研究便逐渐出现。   一、卡萨布兰卡、洛奇恐怖秀:一些文章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一些研究邪典电影???文章,它们大多数都是关于《洛奇恐怖秀》的(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1975),而且主要研究的是这部影片臭名昭著的“仪式性”观影过程。不过,这一时期也有相当深刻的权威研究:Umberto Eco于1985年发表的《卡萨布兰卡:邪典电影与互文性拼贴》(Casablanca:Cult movies and intertexual collage)。在这篇文章中,Eco将拍摄于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解读为邪典电影。作为符号学家,他与众不同,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归纳出邪典电影的“文本特性”。他认为:邪典电影极富文本间性,具有“逼真的文本性”(living textuality),其所使用的角色和情境,是大量利用其他电影中的原型而来。虽然别的电影也使用这种手法,但《卡萨布兰卡》做得尤其充分,因此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电影本身”。在文章中,Eco还提出,这种大量的挪用是拍摄者有意设置的战略,是一种“邪典文化”(Cult Culture)(Ernest Mathijs and Jamie Sexton:Cult cinema:an Introduction)。“一件作品想要变成邪典主体,首先必须将它打碎,隔离,断裂,让人只能记住其中的一些碎片而非整体。一部电影……应该有多个核心意义,而不是只有一个。”   随着研究的发展,Eco的理论逐渐受到许多质疑,并由此在1991年出现了第一本由J.P.Telotte编写的专门研究邪典电影现象的学术论文合辑《邪典电影体验》(The Cult Film Experi—ence)。之后,西方的相关研究就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介绍性、评论性的,一类则是对其进行社会学层面研究的。   二、邪典线索:丹尼·皮瑞及其他   美国电影批评家丹尼·皮瑞(Danny Peary)的《邪典电影》(The Cult Mou—ies:The Classics,the Sleepers,the Weird and the Wonderful)(1981),《邪典电影2》(The Cult Movies 2)(1983)和《邪典电影3》(The Cult Movies 3)(1988)显然是邪典影迷最好的指导手册之一。在这些大部头的作品中,他不厌其烦地列举并点评了200多部电影。在《邪典电影》的导言中,丹尼·皮瑞将cult movies描述为“特殊的电影,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被部分电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