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展QC小组活动,提雪峰山隧道变质岩光爆质量
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雪峰山隧道变质岩光爆质量
工程概况
雪峰山隧道是目前国内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右线隧道起讫里程为YK95+866~YK102+822,全长6956米;左线隧道起讫里程为ZK95+865~ZK102+811,全长6946米,为邵怀高速公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雪峰山隧道地处湘西,属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属于亚热带多雨气候区,山体积水丰富,全年降雨,年平均气温20℃。隧道最大埋深850米,洞身全部处于变质岩层之中,穿越强风化破碎带,节理发育带及地质断裂带,裂隙水发育。隧道受地形限制,无辅助坑道,采取进出口相向施工。
小组简介
小组成员详细情况见表2-1。
小组成员情况 表2-1
小组名称 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雪峰山隧道光爆质量QC小组 小组成立时间 2001年8月2日(重新注册2004年5月15日) 课题登记时间 2004年10月2日 小组类型 现场技术攻关型 小组人数 15人 本次活动时间 2004年10月13日~2004年11月15日
循环次数 2次 课题名称 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雪峰山隧道开挖光爆质量
序号 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职称 小组职务 组内分工 接受教育时间 1 牟起明 40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组长 组织协调 90 2 祁秀业 34 本科 工程师 副组长 技术攻关 90 3 许 旭 33 本科 工程师 组员 技术 85 4 袁昌生 29 大专 工程师 组员 技术 85 5 王百忍 28 本科 工程师 组员 质检 85 6 吕朝辉 28 本科 工程师 组员 技术 85 7 许绍庚 26 本科 工程师 组员 质检 85 8 刘锡波 28 本科 工程师 组员 质检 85 9 梁瑞利 26 大专 助理工程师 组员 技术 85 10 王建坤 40 高中 技师 组员 调度 85 11 郭宗平 46 高中 高级技师 组员 测量主管 85 12 魏和平 37 高中 技师 组员 测量 70 13 高 峰 39 高中 技工 组员 掘进班长 85 14 吴掘进 35 初中 技工 组员 爆破工 82 15 张 岩 36 初中 技工 组员 爆破工 82 三、选题理由
四、活动目标和保证措施
活动目标
1、控制超欠挖,线性超挖拱部控制在平均10cm以内,边墙两侧控制在平均8cm以内。
2、保证隧道开挖质量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3、掌握变质岩光爆技术,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的高山变质岩隧道光爆施工工艺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水平。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4、节约成本,以最低的代价完成变质岩光爆新技术。
具体措施
1、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现行规范,以及高山变质岩地区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论证设计光面爆破方案,确定最佳光爆参数。
2、加强技术攻关,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论证,调整有关爆破参数,积累经验,指导下一步各项工作。
3、加强现场技术培训,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小组每个成员掌握高山变质岩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
4、对QC小组成员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按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或断面区位定到风枪工班。哪个部位出问题,找该部位施工人员,谁出问题谁负责。明确奖罚制度,奖优罚劣,重奖重罚。
5、加强围岩量测工作,获得围岩扰动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生产。
6、技术、质检人员跟班作业,作好现场质量控制及原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等工作。
7、定期召开小组会议,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按“人、机、料、法、环”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指导督促施工队完成既定质量目标。
五、可行性分析
六、小组活动情况
第一次PDCA循环(时间:2004年10月13日~2004年11月5日)
(一)计划(P)阶段
1、现状调查
2004年10月13日、10月14日,本QC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对雪峰山隧道左右洞已完成段的K102+822~K102+480段进行质量检查,根据隧道工程评定验收标准,对该段进行检查评定共检测85个点,找出缺陷点27个,合格率68%,优良率65%,隧道开挖质量检查缺陷情况见表6-1。
隧道开挖质量检查缺陷表 表6-1
编制:许旭 日期:2004年10月14日
序号 项 目 检查数 缺陷点 频率 小结频率 1 开挖断面尺寸检查 23 11 40.74% 40.74% 2 周边眼炮痕保留率 23 8 29.63% 70.37% 3 爆出岩快均匀程度 16 5 18.52% 88.89% 4 炮眼深度 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