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之友报—第十七期 - 北京四中.docVIP

老教师之友报—第十七期 - 北京四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教师之友报—第十七期 - 北京四中

第十七期   北京四中老教协、工会宣传组20.9.1 重温历史 憧憬未来 北京四中离退休教师参观北京市建党九十周年展览 在全国人民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7月6日上午,北京四中党委组织学校离退休教师50余人参观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一切为了人民——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览。在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参观中,老师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相关实物展品配合必要的科技手段组成的四部分展览,内容分别是“古都春晓”、“宏图初绘”、“改革新篇”、“科学发展”。 “古都春晓”部分展示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在北大红楼成立、李大钊烈士英勇就义、“一二?九”运动、党中央机关进驻北平后驻扎在香山等相关内容,还展出了169位曾在北平战斗过的共产党员年轻时的照片。一幅幅照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真实再现了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浴血奋战,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峥嵘岁月。看着这些,老师们充满怀念和景仰。治理龙须沟、取缔“一贯道”等反动组织、建设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等图文资料以及物资供应紧张年代的各种票证,让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大部分老师犹如回到过去,感慨万千。“改革新篇”、“科学发展”部分的图片,影像和实物,则充分展现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全面展示了首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参观结尾,老师们看着震撼人心的主题为“凝心聚力,共创未来”的360度环幕视频,憧憬着北京未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前景,参观后,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深深感受到无论历史条件怎样变化,党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受到这几十年来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展览真的是引起经历过的人们的无限回味。我的初、高中1960年起都是在汇文中学度过的,当时最惬意的,便是在晚饭后、晚自习前到龙潭湖边走一走,但见水面开阔,波光粼粼,岸边柳枝倒垂,还经常能见到国家队运动员沿湖跑步训练。1963年修建龙北居民楼时,吸引了不少同学和老师中午跑来驻足观看。楼房是用在工厂制成的构件拉来在工地现场拼装,就像搭积木一样,这在当时非常新奇。美丽的龙潭湖畔,是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一幅画。 规划中的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北面是奥运示范工程体育馆路,东面、南面有护城河水环绕,西面是北京市徽,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体育产业园里有国家体育总局及其训练场馆。龙潭北里社区,龙潭东湖(龙潭公园),龙潭中湖(原北京游乐园现另有规划),龙潭西湖公园,北京教学植物园,即将建成的北京市少年宫,北京空军司令部,全市闻名的光明小学等等。规划中的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主要承担体育休闲、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聚集区。 融入社区,就要热爱社区家园,就要关注社区发展,就要投身社区建设,就要积极主动为社区献出一份光和热,愿体育产业园区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图。 我的音乐朝圣之旅(二) 陶澄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的故乡,凡来此地的外乡人,恐怕都以一睹莫扎特故居为快。几年前曾来过一次,但只能在故居小楼外站几分钟,照几张相而已。回家之后,十分惋惜,过家门而不入,可奈何! 今天,又来到了粮食街,来到这座小黄楼前。事先早已做好准备,就是跑也要跑上一圈看个究竟。其实粮食街有很多可看的呢!古旧的石板小路,在上面走一走,听着脚步哒哒声,也是什分惬意的。更何况街道两旁商店琳琅满目的鉄艺招牌,也是萨尔茨堡的一道世界驰名的风景线。这一次,为了莫扎特都顾不得了。顺窄窄的楼梯跑上楼时,我早已气喘呼呼了。在大口喘着粗气时,我忽然想起英国物理学家秦斯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计算:假设美国总统华盛顿去世前呼出的最后一口气的气体分子均匀混合在大气中,那么全世界60亿的每个人的肺中都能有几个曾被华盛顿呼出的几个分子。照这样计算,这座小楼中存在的曾被莫扎特呼出的分子的个数肯定会很多,于是我就贪婪地喘着粗气,任由莫扎特分子进出了。应该说,是莫扎特让我爱上了音乐。在上中学时的一次游园晚会上,听到当时中央乐团的几位乐手演奏“G大调弦乐小夜曲”,我顿时呆住了,竟能有人写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于是音乐陪伴了我一生。尤其是我处在人生最低谷时,是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旋律帮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故居的实物已不很多了,因为萨城内还有一座莫扎特博物馆,有较多的遗物,一把小提琴,几篇手稿,画像及莫扎特的气息。与故居不远的教堂附近,还有一处莫扎特广场,广场中矗立着他的一尊铜像,十分著名,已被列为历史文化遗产,标志就刻在铜像前的地上。各国游客纷纷驻足瞻仰及摄影留念。从这里抬头向上霍亨萨尔茨堡古堡就在眼前。是莫扎特成就了萨尔茨堡呢,还是萨尔茨堡造就了莫扎特?一座几万人口的小城,仅每年七月下旬开始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时的游客就高达20万!可不可以这样说:有了莫扎特,世人才知道萨尔茨堡。 简 讯 一、在5月19日,校老教协组织了离退休教职工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