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VIP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解答这类习题,首先要点出用 了想 象的 手法,然后分析诗歌是如何想象的,即将 什么想 象 成了什么,或由什么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最后分 析这种 想象的 好处,如增强了诗 歌的 形象性,丰富了诗 歌的意蕴,突出了怎样的感情等,结合诗歌内 容具 体分析。若诗 歌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那么在分 析 的时候,一定要点出来一并分析。 遥想李白当年 阎 真 古人所经历的苦难在后人的心中总是 非常淡漠,淡漠到教科书中轻轻翻过的那 几页纸。而对当时的经历者来说,却是一 生中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我们只 有到他们生命的褶皱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受到那些许痛苦,才能触摸到他们生命的鲜活与温热。 遥想李白当年,他作为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怎 么会落到穷途末路沿门托钵的地步? 李白是一个文人,但文人并不是一种 职业,一种价值的证实。一个文人,如果他不能在官 阶上占据一个位置,即使他才高八斗气冲霄汉,也只是 一个卑微的人物。李白的一生就是如此。 在那样的社会机制中,谋求官位是每一 个文人本能的生命冲动,李白也不例外。开元十三 年,25岁的李白出三峡顺流而下,开始了求仕的 生命 旅程。其 时“开元之治”如日中天,大唐王朝生气勃 勃,笼罩在一片金色光辉之中。 大唐皇帝玄宗昭示天下 求贤若渴,李白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不必怀疑玄 宗求 贤若渴的真实性,更 不必怀疑李白冠绝一世 的超 迈之才。可是,当李白 此刻站在船头,将满江风景 纳 入胸襟,将天下纳入胸 襟,他怎么也想不到,直到自己 生命 终了,也没能够 实现自己的理想。 即使在离天子这么近的地方,李白也没有泯灭自己的个性色彩。杜甫《饮中八仙歌》活画出他的神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敢叫天子久等,敢叫高力士脱靴,傲岸洒脱依旧。身处江湖要坚守天性也许比较容易,但当在魏阙恩宠有加仍不失天性,仍有力量抗拒那种温柔的扭曲,确实是真正的内心强健。 这就是李白,这才是李白。这种姿态是官场绝对不 能接受的,这里需要的是谦顺、机变、平庸化。于是 李白的政治生涯很快走向尽头,凄然离开长安,从此没有 返回。这是宠臣李白的不幸,又是诗人李白的大幸。久在 宫廷,就像笼中金丝鸟,高贵但失却了振飞的力量。 夕 阳下李白凄迷地向长安城投去一瞥,心头在哀怨,在 悲 泣,却 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走向心灵的解放,走向历 史的 深处,一片辉煌的创造景象正在眼前展开。 的确,李白一生也写过不少颂诗和贺诗,但这不是事情的本质。他也是人,他要生存,他不得不如此。重要的是他没有因为对富贵的渴望而放弃个性,保持了心灵的真诚和天性的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李白,这才是李白。在这个世界上,大官们轻歌曼舞,小吏也有一份温饱,却没有天才李白的一条生路。寂 寞、凄凉、卑微、贫窘,这就是一个坚守着心灵真诚的文人的命运。 (《杂文月刊》,有删改) 【赏评】 文章展现了李白的一个真 实本质:穿 梭于天地间,独来独往,浪荡不拘,任侠 轻 逸。他无法收住张狂,更无法扭曲自己的个性,即使 扭 曲的身后就是高官厚禄,金屋瑶池。这样的李白 是历 史中的李白,是我们眼中的李白,更是真实的李白。 赏析诗歌的意象 在诗歌鉴赏中,经常会出现“意象”与“物 象”两个概念。物象是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 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 事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象和意象其实是 一回 事。王阳明曾经有一段关于深山桃花的妙论,大意是 山间 桃 花寂寞地开在深山里,原本与世俗世界没有什么 联系,但当 自 己和朋友游览到山间并对面前的 山间桃花 发表 议论时,这山间桃花便与世俗世界有了联系。这 里,山间桃 花先是物 象,随后又成了意象。一般地说,诗歌中 没有 独立的 物象,有的只是蕴涵着作者情感的意 象。例 如《清 明》中的细雨、小路、行人、酒家、牧童、杏花 等都是 意象,这些意 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冷落凄 清的 画面,创造出 一个悲愁落寞的意境。 赏析诗歌的意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物象的特点。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 最 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抓住物象组合所体 现的 特征,分析作者寓于物象中的思想感情。 2.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