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 第7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是微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机是通过输入输出设备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输入输出系统包括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和辅助存储器)及其与主机(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控制部件。后者称之为设备控制器,诸如磁盘控制器、打印机控制器等,有时也称为设备适配器或接口,其作用是控制并实现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输入输出系统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提供的操作功能越来越强,而且继续朝智能化、高可靠性、小型廉价的方向发展。他们与主机的联络方式和信息的交换方式也各不相同。本章介绍两大内容I/O设备与I/O系统,重点介绍I/O接口的功能和结构、I/O设备的编址和寻址、以及在主机和外设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各种输入输出控制方式等内容。然后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I/O设备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如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7.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7.2.2 程序中断方式 7.2.3 DMA方式 7.2.4 通道和外围处理机方式 7.3 程序中断方式 7.3.2 中断控制器8259A 7.4 DMA方式 7.4.3 8237A的内部寄存器 7.5 I/O设备 7.5.3 打印机的基本原理 7.5.4 键盘及鼠标的基本原理 7.5.5 其他外部设备 打印控制器与显示控制器类似,主要包括字符缓冲存储器、字符发生器、时序控制电路和接口四部分。主机将欲打印的字符通过接口送到缓存,在打印时序控制下,从缓存顺序取出字符代码,对字符代码进行译码,得到字符发生器地址,逐列取出字符点阵并驱动打印头,形成字符点阵。打印速度约每秒100个字符。 行式点阵打印机是将多根打印针沿横向(而不是纵向)排成一行,安装在一块梳形板上,每根针均有一个电磁铁驱动,例如44针行式打印沿水平均匀排列44根打印针,每根针负担3个字符,打印行宽为44×3=132列字符。在打印针往复运动中,当到达指定的打印位置时,激励电磁铁驱动打印机执行击打动作,梳形板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次则打印一行点。当梳形板改变运动方向时,走纸机构移动一个印点间距,再打下一行印点。如此重复多次,即可打印出完整的一行字符。 ⒉激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原理与静电复印机相似。它由走纸机构、激光扫描系统、电子照相部分和印字字形发生器与控制器等几部分组成。激光打印机的结构如下: 激光扫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激光束使它能够扫描到字形鼓(又称光导鼓)柱面的任何一个位置,它由激光器、偏转调制器、扫描器和光路系统组成。这些部分没有在图中加以表示。激光器大部分使用氦—氖气体激光器,它提供印字机运行所使用的光源。偏转调制器通常用声光器件(在器件内,用超声波改变媒体对光的衍射特性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调制激光束的传播方向,扫描器实现激光束沿字形鼓的轴线重复做横向移动,激光束的纵向移动是靠字形鼓的旋转完成的。这样,通过字形鼓的旋转和激光束的水平移动,就可以扫描到字形鼓柱面的任何位置。 电子照相部分的核心部件是字形鼓,又称光导鼓,这是一个圆柱形(鼓形)的物体,柱面高度光洁,镀有一层由硒、碲合金组成(P型光导材料)的具有良好光导特性(光线照射后电阻率降为原来的1/100甚至1/1000)的材料,用于完成对打印内容的照相、显影和转印。 电子照相的全过程简述如下: 准备阶段:开始时,通过电晕放电装置(用于使附近的空气电离)对光导鼓表面均匀地充上一层正电荷(离子化的空气分子),其表面电位可达几百伏。光导材料的内层感应出负电荷的电子,在没有光线照射的条件下,二者隔着光导层互相吸引,既不会中和也不会离去。 照相阶段:在由被打印信息控制而提供出来的激光速扫描光导鼓时,光导鼓的不同部位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激光束照射到的部分(称为明区)电阻率降低,该处的电荷将会放掉;激光束未照射到的部分(称为暗区)的带电情况不变,这些剩下来的静电区域就是被打印信息的潜像。 显影阶段:用的是墨粉和表面涂有树脂薄膜、直径为几百微米的玻璃珠为载体的混合物,运动中他们互相摩擦产生静电,墨粉被吸附在截体表面。当这些载体流过正经过这里的带有静电潜像信息的光导体表面时,载体表面上的墨粉被潜像的静电电荷所吸引,离开载体而留到了光导体表面,从而形成了由墨粉显示出来的字形。 转印阶段:完成把光导体表面的字形墨粉转移到打印纸上,多数采用在打印纸的背面(打印纸的另一面靠贴到光导体表面)通过电晕放出与墨粉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电位更高的电荷,通过强力电场把墨粉抢到打印纸上来,这就在打印纸上有了静电吸附着的墨粉字形。 定影阶段:是把墨粉牢靠永久固定在打印纸上的工作。这是通过红外光加热或辐射加热的办法,用 100℃ 的温度把墨粉熔化并凝沾在打印纸上,从而完成完整的打印过程。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