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课时作业:3.1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略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略
[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考查点 难易度及题号 简单 中档 稍难 两次鸦片战争 1、6 2、3、5 甲午中日战争 7 1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9 4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0 11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解析:图中材料形象地表示出了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
答案:D
2.(2010·苏州模拟)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禁烟在当时损害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故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答案:A
3.下图是云南缉毒队在昆明市焚烧两吨海洛因精制毒品,毒品危害之烈使人们不禁想起鸦片战争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贩运鸦片
④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必然产物,即使没有虎门销烟战争也会爆发;林则徐禁烟后鸦片贩运没有终止。故是错误的。
答案:B
4.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方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解析:西洋建筑在中国出现是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强行租借上海,并且划分势力范围,是当时中国社会殖民地化的一种表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抢占殖民地。
答案:C
5.(2010·盐城联考)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
答案:A
6.《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解析:《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一是交通便利,二是中国当时最发达的地方,故有助于商品倾销,能达到打开中国市场和进行商品倾销的目的。
答案:C
7.《补碗匠》是外国游历者于1896年在中国拍摄的风俗人物照,这幅照片告诉我们( )
①外国游历者诋毁中国形象
②近代制瓷业生产技术低劣
③当时中国衰败的一个缩影
④百姓生活的贫困和简朴
A.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解析:抓住时间“1896年”可以得知,中国当时是没落的晚清,外国游历者的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的窘迫,但图片信息和制瓷业无关。
答案:D
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解析:本题通过天津地方史考查近代的租界以及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题目中的“租界”、“地方当局”和“本质上反映”等信息反映的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答案:C
9.下列,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③④ C.①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图案概述.ppt VIP
- 香港中學會考試題(甲部).doc VIP
- 德阳市城市道路更新技术导则(2022).pdf
- 2023年香港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AIMO)竞赛复赛数学试卷.doc VIP
-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docx VIP
- 装饰图案第6章 装饰图案色彩.ppt VIP
- 海尔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工厂服务平台智能柔性生产线方案(224页).ppt VIP
- 装饰图案第8章 装饰图案与应用设计.ppt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解读.pdf VIP
- 装饰图案第5章 装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组织形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