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文科】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pptVIP

【马平·文科】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平·文科】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15课 辛亥革命

京师 1911年10月21日,英国The Graphic增刊关于清末清政府立宪的图文报道,标题为:《中国对西方的模仿,满清政府的响应方式》。其中评论为在立宪压力下满清政府的反应。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迫于国内外的压力,清政府决定实施立宪,尽管派出五大臣考察欧洲宪政,但最终实际建立的还是维护皇权的宗社党和皇族内阁,本质并没有太大变化。图片有19张,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是射箭的满清骑兵;新军第一镇统帅凤山将军;端方;宗社党成员;袁世凯;荫昌;正在阅兵的载涛;前往茶馆路上的卖唱姑娘;青岛德国租界的主要街道;北京营建中的国会大厦;北京的使馆街;大清邮差;南京附近被洪水淹没的乡村;中国拥挤的火车;上海正通过铁桥的有轨电车;北京营建中国会大厦的另一个角度;上海的有轨电车;一间女性经营的按摩院。图/秦风老照片馆 1911年11月4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辛亥革命中一些城市镇压革命的图文报道,标题为:《这样的惩罚会降临到被捕的革命者身上》。其中报道了一些城市革命者遭到镇压的情况。武昌首义后,各省纷纷通电独立,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兵不血刃的完成革命,很多革命者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图片城门上悬挂示众的革命者头颅。 1911年11月25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武昌起义期间汉口难民的图文报道,标题为:《从革命军的首都到革命军更想占领的地方》。其中文章介绍了从汉口乘“江永”号轮船逃往上海的难民的情况。尽管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后发出安民告示,组织军队巡逻,维持治安,并未侵扰民众生活,但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战争没有不令百姓生灵涂炭的,1911年10月27日,冯国璋率领的清军进入汉口和革命军展开巷战,继而放火烧毁大片汉口城区,很多百姓沦为难民。图片共1张,为“江永”号即将抵达上海码头的情景,船上、岸上满是从汉口逃亡来的难民。 1911年12月2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辛亥革命中武昌的图文报道,标题为:《帝国官员起身赴任的理由》。其中引用了前任四川总督岑春煊上任时说的一段话,用以对比说明在目前的形势下清政府未能及时向湖北派出能够主持大局的官员的被动局面。图片共3张,自上至下分别是被革命军炮击后的湖广总督府;总督在军队的护送下抵达上海;百姓从被烧毁的湖广总督府偷运木料。 1911年11月4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中国新军建设的图文报道,标题为:《在中国危机和远东问题中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西式训练的中国新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仿照西法编练新军,向海外派出军事留学生,几年下来很有成就,辛亥革命中革命军的主力都是训练有素的新军。但是最有实力的新军都集中在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六镇,这也影响了民国成立之后的政治走向。图片共8张,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是工兵用竹筏搭建的浮桥,远处还可见侦察气球;新军装备的现代武器,克虏伯山地炮;欧洲化装备的中国新军;陆军的侦察气球;新军中留辫子的军官;革命军在山上展开防线;步兵军团在军官的率领下列队前往营地;留辫子的新军军官。 1911年10月15日,法国Excelsior Journal Illustré Quotidien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标题为:《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汉阳江边鳞次栉比的帆船;汉阳铁厂;清末的剃头铺;革命军士兵;拿着水壶的苦力;汉口的街道;汉阳的城墙;汉口的居民区;武昌城的风景。 * 镇南关起义(1907.12)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浙皖起义 杭州 贵阳 昆明 广州 长沙 福州 南昌 苏州 上海 安庆 武昌 江宁 镇江 西安 太原 成都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9月26日上午,武汉首义南广场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英烈缅 怀祭奠仪式”开始彩排。 1908年光绪皇帝葬礼 五大臣出洋考察时合影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 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缚中国的锁链 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 中国新军 《中国对西方的模仿,满清政府的响应方式》 这样的惩罚会降临到被捕的革命者身上 《从革命军的首都到革命军更想占领的地方》 帝国官员起身赴任的理由 《在中国危机和远东问题中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西式训练的中国新军》 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 中国的议会 当代之年青中国,直隶高等学堂所见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禁止缠足等。 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 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