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利用“四气”“五味”对都市病进行调理.doc

利用“四气”“五味”对都市病进行调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四气”“五味”对都市病进行调理

摘 要 运用中医理论归纳食物的“四气”(寒、凉、温、热)和“五味”(辛、甘、酸、苦、咸),依据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和食物对人体的三大功用(预防、滋润及治疗),提出常见都市病的食物调理方法。   关键词 四气 五味 都市病 调理   1 食物的“四气”与“五昧”   食物的性能又称“食性”、“食气”、“食味”,食物的功用即是食物的功效和作用。食物性能和功用的认识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由于“药食同源”,中医认为食物的性能和药物的性能一样,也包括性味、归经、补泻等理论,而食物的功用是由性能所决定的。   1.1 食物的“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凉、温、热。加上不寒不热的平性,也可称为“五性”。对食物作属性鉴别归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食物的“性”是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与食物的食用效果是一致的。这种效果主要反映在功用上,但也可以反映在副作用方面。了解食物的五性,就可以指导人们的饮食宜忌。   根据中医理论,凡是能够治疗热症的食物,大多数属于寒性或凉性,但寒凉性的食物却有抑制、损伤人体阳气的副作用。例如绿豆、西瓜、冬瓜、苦瓜、紫菜、白萝卜、香蕉等食物多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对于热性病证或火气偏重的人宜多吃(水克火),但是对于阳气不足、虚寒体质的人则忌食。相反地,凡是能够治疗寒症的食物,大多数是属于温性或热性,但是温热性的食物却有助热燥火、体阴液的弊端。例如羊肉、辣椒、姜、葱、蒜、酒等食物多有散寒暖胃的作用,对寒性病证或虚寒怕冷的人宜多吃,但是对于热性病、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忌食。而平性的食物是指性质比较平和的食物,例如红萝卜、黑豆、玉米、花生、猪肉、牛肉、牛奶、鸡蛋、葡萄、无花果、白砂糖等,从常见的300多种食物统训。数字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适宜的。   图表1常用食物归类表 寒性 西瓜、苦瓜、冬瓜、香蕉、甘蔗、空心菜、紫菜、海带、竹笋、柿子、杨桃、菜、蟹、盐、草菇、柚子、西红柿 凉性 黄瓜、白萝卜、波菜、芹菜、茄子、苋菜、绿豆、豆腐、梨、芋果、橘、橙、草莓、枇杷、菊花、小麦、鸭蛋、鸭肉、兔肉 温性 糯米、燕麦、核桃、番薯、羊肉、鸡肉、牛肚、猪肚、猪肝、虾、鳝鱼、鹿肉、鲢龟、蛇肉、火腿、海参、海龙、海马、菜、番瓜、木瓜、荔枝、红枣、栗子、柠檬、椰子、龙眼、石榴、杏子、乌梅、桃、佛手瓜、I III楂、葱、蒜、洋葱、姜、砂仁、茴香、酒、醋、咖啡、红糖、饴糖、桂花、冬虫夏草、人参、当归、何首乌、黄花 热性 辣椒、胡椒 平性 粳米、玉米、芝麻、黄豆、黑豆、赤小豆、扁豆、土豆、花生、白果、莲子、牛肉、猪肉、鸡蛋、鸽肉、鹌鹑、鹧鸪、牛奶、燕窝、蜂蜜、龟肉、鳖肉、干贝、鳗龟、泥鳅、鲤龟、鲈鱼、鲫鱼、百合、橄榄、白砂石唐、葡萄、白木耳、荷叶、菠萝、淮山、杞子、红萝卜、白菜、芋头、猴头菇、大白菜、乌梅、海蜇、茨实   1.2食物的“五味”   “五味就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实际上还有淡味和涩味,但一般习惯把淡味附于甘味,把涩味附于酸味。中医对五味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食物的具体口感味觉,即滋味;二是食物性质的抽象概念,即食物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辛味包括辛辣、芳香味,有宣散风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例如姜、葱、酒、胡椒、辣椒、玫瑰花等;除了口感觉甜味之外,中医认为甘味还有补益强壮的作用,例如红枣、番瓜、葡萄、饴糖,以及多种动物的肉和内脏。甘淡味有利尿除湿作用,例如薏米、冬瓜等;酸味包括酸涩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止汗、止泻,例如柠檬、乌梅(酸梅)、醋等;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作用,例如苦瓜、豆豉、槐花等;咸味有软坚散结、润下作用能治痰核、便秘。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类及某些肉类,例如盐、海带、紫菜、蟹、海参等。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关系密切。中医理论认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不同,对人体五脏作用也各有不同,五味和谐,饮食调配恰当,则有助于身体消化吸收,使脏腑、筋气血得到滋养,从而有利健康。假如食味过偏,则五脏失调,有损健康。   中医还认为,由于食物的性味不同,它们对人体五脏六腑各部的作用也各显其能。例如梨偏于清肺热;香蕉偏于清大肠热;栗子能补肾强筋益胃止泻;龙眼肉能补益心牌,治心悸、失眠、健忘。   图表2五味、五脏、五行对照表 五味酸 辛 苦 咸甘 五脏肝 肺 心 肾脾 五行木 金 火 水土   2 食物对人体的功用   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是由食物的性能(四气、五味)所决定的,食物对人体的功用大致可以分为预防、滋润及治疗三大类。   2.1 预防作用   预防疾病的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