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荣成市志23劳动人事.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编 劳动人事  第一章 管理机构 荣成市劳动局 1947年2月,荣成县人民政府单设民力动员小组。1953年春, 改称民力组织动员科, 1956年10月撤销,同时成立劳动科。1958年3月,劳动科 并入县计划委员会。1959年8月复设。1961年6月,劳动科再次并入县计划委员会。 1975年6月, 成立荣成县革命委员会劳动局。 1980年2月,改称荣成县劳动局。 1988年12月撤县设市,改称荣成市劳动局。 1995年底,荣成市劳动局内设办公室、计划调配科、工资福利科、安全监察 科、劳动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劳动监察处,有工作人员22人。辖属荣成市劳动服 务公司、荣成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荣成市技工学校、荣成市锅炉压力容器检 验所,有工作人员195人。 荣成市人事局 1950年1月成立荣成县人民政府人事科。1956年1月改称荣成 县人民委员会人事科。1964年4月改称荣成县人事监察局,1967年2月撤销,工作 并入荣成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组织组。 1978年12月, 成立荣成县革委人事局。 1980年12月, 改称荣成县人事局。1987年7月,成立荣成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该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人事局合署办公。1988年12月撤县改市,改称荣成市人事 局。 1995年底,荣成县人事局内设办公室、干部调配科、工资福利科、奖励任免 科;下设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科技干部管理办公 室,共有工作人员40人。  第二章 劳动力管理   第一节 用工形式和安置 用工形式清末至今,境内先后实行过雇佣工、固定工、亦工亦农工、合同制 工、 企业职工、临时工等制度。199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37726人,市以上 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24345人,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1496人,共63567人。其 中固定工14572人,占总数的23%。1995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41217人,市以 上集体企业职工21658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职工1746人,共64621人。其中 合同制工56742人,占总数的87.8%。 雇佣工清末、民国时期,个体手工业户和私营商业主雇佣徒工。1935年,全 县较大商号229家,雇工1387人。1940年2月,日军侵入荣成,使境内一些私营工 商业倒闭, 雇工失业。1945年8月,荣成全境解放。在抗日民主政府的扶持下, 私营工商业发展到378家、 行商497家,雇工达13000人。为保护私营工商业的合 法经营,政府实行监督下的雇佣制。建国后,逐步建立起新的劳动就业制度,雇 佣工制度被取消。1983年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再度出现。1995年,个体工 商户和私营企业雇工2300人。 固定工固定工的招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招工指标执行,不得突破。1949年 建国初期,县内国家固定工2809人。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原 私营工商业职工转为固定工6134人,手工业社转为固定工1073人。 1958年,各行各业“大跃进”,劳动力管理失去控制。除使用大批合同工、 临时工外,是年还从农村招收固定工2483人。 1961年开始精简职工支援农业生产。 1961-1963年,全县各行业共精简职工 (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社办企业工人)10159人。 1970年从农村招收固定工1456人。 1971-1972年,临时工转固定工1950人。 1978-1983年,从农村招收固定工3693人。 1964年始,老职工退休后,可照顾招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接班顶替, 成为固定工,但在执行中曾数次变更。1975年恢复执行时,照顾招收1112人,照 顾招收职工子女一律改为合同制工。 1980-1983年照顾招收1540人, 其中给因 “右派” 或受家庭成份影响的499名职工子女落实政策,补办了子女顶替手续。 1986年后,照顾招收子女一律改为合同制工。 1978-1983年, 从城镇青年中招收固定工1851人。1984年始,对荣立三等功 以上的退伍战士办理固定工手续。志愿兵分配到企业单位,亦按固定工对待。 1987年, 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工资改按全民单位管理的企业4个,转为全民 固定工565人。1992年末,荣成市属以上企业固定工1429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企 业9644人、集体所有制企业4653人。 亦工亦农轮换工1964年,为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试招亦工亦农轮换工。 职工保持社员身份,不转户口和粮食关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工资收入与生 产队结算,参加生产队收益分配,实行定期轮换人选。1983年末,全县共有亦工 亦农轮换工7461人,除因病、工伤或犯错误被辞退外,其余一直留单位工作,并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