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育运动情结1951届 郑苏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体育运动情结 1951届 郑苏民 初上球场 我在天南中学读完初二以后,1947年转入附中读三年级。过去在普坪村干沟尾简陋的操场上,我只打过板羽球。到附中以后,见班上男女生混合打篮球,我不懂打篮球还要什么规则,脚一痒就冲进去,见球就抢,结果把一位文质彬彬的女同学(顾润安)撞翻了。从此我有了“雅号”——蛮子。但是我并不灰心,天天看别人打蓝球,看着看着也看出点门道。有一次我在球场边走着,忽然有一个球飞到我面前,我无意识地伸出手掌,球却稳稳地落在手上。我很惊奇,原来接球也不难,只要手接到球的瞬间,顺着球的方向向后移动一点作为缓冲,球便稳稳地粘在手上了。从此我开始学习打篮球,而且进步很快,能代表班上出去赛篮球了。五年级后我进入校队。校队中有我佩服的许狗(许元全)、小国手(郑汝霖)、黄宗逸等人;许元全人虽不壮但个高、两只手臂伸展开来投三步篮和抢篮板球的姿势真是优美。郑汝霖个头虽小,但灵活、跑得快、投篮准确,被誉为“小国手”;黄宗逸体格强壮,冲起来就像坦克一样所向无敌。但是我们和专业球队相比,还是差一大截。我记得有一次和燎原队(当时昆明军区专业篮球队)比赛,我打右后卫,感觉他们个个又壮又高,在我们面前像群峰一样,简直撼动不了他们,结果输得很惨。 除了打篮球我也很善于打排球,是排球校队队员。校队中杨培柏的二传手功夫很硬,我是副攻手在1、4号位上可以扣两下子。赵菊生则是主攻手。我们年级在校排球队中就占三人,而班上姚余庆、陈受霓、徐德徵等排球技术也不错,我们五一届的排球技术在校内就“盖了帽”了。 附中打垒球的历史可以推到大约l946年。一次,电影院里放了一个《棒球王》的美国影片,附中很多同学都去看过,回来后首先由杨飞鲤等同学发起打垒球(棒球一般由成年男子来打,垒球则由女子及青少年来打)一时间附中形成垒球热,各班、各团体纷纷组织了垒球队。我参加了哥哥所在四乙班组织的一个叫“零队”的垒球队,经常参加比赛,我的垒球技术平平。那时学校里的垒球明星是:杨飞鲤(pitcher投手),黄宗逸(catcher接球手)。黄宗逸不仅接球好,击球也是一把手,经常一棒出去球就飞到大操场的东南角(垒球场在大操场西北角)。姚余庆当时也算是垒球明星之一。那时球风是非常好的,每次比赛之后,两队都要高喊:Three cheers for×××:Happy play,happy play,happy play。(向××队欢呼三声:玩得快乐,玩得快乐,玩得快乐)。这个风气一直持续到解放后。不过解放后改为:开始时高呼:向××队学习,结束时高呼:向××队致敬,然后相互跑到场中间相互握手致意,最后牵着手跑出球场。好像现在不实行这一套了。 教过我的体育老师有好几位,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要算贾克雄老师,贾老师上我们体育课不仅教我们各种球类,还教我们各种田径运动,在附中有限的条件下,两大块球场之间空地挖了沙坑,既作为跳远、三级跳也作为跳高、撑杆跳的沙坑。而在大操场东南角之外的空地上安排一个投掷铅球用的圆圈和前面的扇形地带以及单双杠。我们在体育课上学了各项田赛基本要领以后,每当下午4点半以后,如果没有球赛的话,我就会去跳远或三级跳或者去推铅球。而贾老师总会在附近指导着练习,矫正姿势。就这样,我的跳远和三级跳的成绩逐渐上升,跳远和三级跳成绩曾经达到5米多及13米多。在当时附中只有姚余庆超过我。记得在一次昆明中学生运动会上,我们俩都参加跳远比赛,我的成绩就在5米左右,他却在一次试跳中猛然发力,一下跳到7米多,可惜犯了规踏线了,不算成绩,以后却再也跳不出那么远。我喜欢推铅球,但成绩也就在1.2米多一些。 我们最喜欢开运动会了,那时昆明中学生运动会都在拓东运动场进行,运动会期间附中的大本营设在一个大帐蓬里,那几天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学校停课,除了自己参加比赛以外,一旦有附中同学的项目,不论是田赛或是径赛我们便去当啦啦队,为同学们加油。 由于在附中受到了良好的体育运动教育和训练,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各方面都奠定了基础,毕业时我的身高由三年级时的l米5几达到1米72,体重达到66千克。 昔日的光荣 1951年我从附中毕业考入云南大学物理系,进校后即参加校队选拔,欣喜校篮球队和排球队都选中了我。为了不影响学习,我放弃了篮球队只参加排球队。同时入选的还有杨培柏。云大机械系的罗伟,生物系的扈克明等都是校排球队的骨干。以上几个都被选入昆明市代表队,进而成为云南省代表队员参加了1952年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举行的第一届西南区运动会。同时参加这届运动会的还有附中的翟梅、周冠英、周冠群姐妹,汤佩英入、任荷仙、钟霁光等省女子排球队员。从重庆比赛回来以后,全体运动员都光荣地下专州县去传达运动会精神,于是我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到基层作比赛表演。去的时候正好是学校上课期间,回来后只有拼命补上所缺的课程。作为昆明市排球队员的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