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 绪论 中国化概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要略 绪论 中国化概论课件

PPT模板下载:/moban/ 中国文化要略 绪论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分(课堂表现10分,平时作业20分) 2、期末考试:70分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要略》作者:程裕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论》作者:张岱年、方克立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六章古代教育与科举 第四章学术思想 第二章姓氏与名、字、号 第三章汉字 第五章宗教信仰 第七章传统建筑 教学内容 第八章文学与艺术 第十二章中外文 化交流 第九章典籍藏书与科技 第十章精美器物 第十一章风俗习惯 关 于 文 化 无处不在的文化 无处不在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 饮食文化 服装文化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谈,但文化究竟是什么? 文化的“寻根” “文,错画也。” “错画者,交错之画也。” “纹者,文之俗字……” / 纹(本义:花纹) 文 \ 文(引申义:文字、语言) 文化的“寻根” “化,教行也。” “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 文化的“寻根” 中国人最早论述文化是在《周易·贲》中,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寻根” 文化一词,出现在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晋代《文选·补之诗》 也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文化” v.s “武功” 文化的“寻根” 文,错画也;化,教行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文”“化”黎民,文化胜于武功。 古典意义的“文化”之终极目的: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 “文化” = “culture” ? 拉丁文:Cultura —— 耕种、居住、联系、注意等等 英语/法语:Culture —— 栽培、种植,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 包含了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领域。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Edward Tylor(1832-1917) “Culture” v.s. “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重视对个人的培养 重视对民族的教化 注重学科分类 注重融会贯通 注重分析、理性 注重综合、情感 重视公德 重视私德 重视法治 重视人治 关注个人与外界的关系 关注社会的和谐 中西家族称谓比较 grandfather/grandmother ——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uncle —— 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夫 aunt —— 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 此外还有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妯娌、连襟、姑奶奶、姨奶奶等等。 宗亲、外亲、妻亲三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对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 尤金 我国的《辞海》基本采取此种说法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文化的结构 物态文化层 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层 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 风俗习惯 心态文化层 价值观念、文学艺术 文化的结构 民族的文化意义比血缘意义更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血液,如果共同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就会解体。一个民族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文化,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认同感。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外在特点 一、统一性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二、连续性 中国文化从未中断 三、包容性 有容乃大,兼容并蓄,形成多民族的共同文化 四、多样性 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内在特点 一、冯友兰:哲学特性说 儒学主导的文化,重视文教 二、任继愈:宗教特性说 儒释道三教合一 三、李泽厚:美学特性说 追求现实社会的美感与乐感,有别于苦感和罪感的文化 四、梁漱溟:伦理特性说 以人伦关系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