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011简明中药学01
简明中药学;Tel82008
Address:教学七楼四层7417
E-Mail:zhaoyu@sdu.edu.cn
QQ:617346481;课程概况;关于教材;课程主要内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临床检验、总结和充实提高,形成了理、法、方、药及各种治疗方法齐备,临床疗效卓越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的两大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 2.辨证与论治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 ;第二章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属性; 阳 ;太极图;龙凤呈祥图;二、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2.阴阳的互根互用;就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和血的关系而言,气属阳,血属阴,无气则无所谓血,无血则无所谓气。且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故气的正常,有助于血的生化和正常运行,血能载气、生气,血之充沛则又可资助气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3.阴阳的消长平衡;以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4.阴阳的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阳 ;2.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概括疾病证候: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八纲辨证) ;3.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⑵归纳药物的性能
温、热——阳
四气
寒、凉——阴;五味 辛、甘、淡——阳
酸、苦、咸——阴; 作用方向 升、浮——阳 沉、降——阴;第三章 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木行。;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明亮、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
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古人根据五行对各种事物进行归类,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推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的概念和次序;2.五行相克的概念和次序;3.五行相乘的概念和原因;相克与相乘的异同;4.五行相侮的概念和原因;相侮与相乘的异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示意图;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五行学说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⑴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⑵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则治法,可以概括为“抑强扶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多用于因为相克关系紊乱而导致的乘侮病证。 ;相生的治法:滋水以涵木;第四章 藏象学说;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藏象学说中的主要内容。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类: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
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考试满分全攻略第10章分式【单元提升卷】(沪教版)(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学生心存感恩主题国旗下讲话稿.docx VIP
- 《妇幼保健学》课件——第十二章 围绝经期保健.pptx VIP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舞蹈表演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_已识别.pdf VIP
- 译林四上 Project1 教学课件.ppt VIP
-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课件.pptx
- 2023年驾培相关项目运行指导方案.pdf VIP
- 个案工作 第八章-儿童辅导.pptx VIP
- 2024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运动解剖学(李世昌)第4章 消化系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