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布大王陆亚萍:风霜雪雨铸就的坚韧
花布大王陆亚萍:风霜雪雨铸就的坚韧
“风霜雪雨铸就的坚韧,伴随我与企业在浩瀚商海驰骋;日月星辰汇聚的灿烂,映衬你我携手把广袤银河装扮。”——陆亚萍
xx年12月24日上午10时18分,全新亮相的亚萍国际购物广场在江苏如东县城举行盛大开业庆典,南通、海门、如东等市、县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莅临恭贺,1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竞相致庆,营业面积达12000平方米气势恢宏的广场内外,挤满了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人流。有“中国布业大王”、“王中之王”之誉的陆亚萍,作为它的创办人,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这位横跨江浙两省、有多家分公司的著名亚萍集团的掌门人,3年前毅然斥资8000万元买下它已陷入“半拉子”工程困境的前身,打造成焕然一新的商业中心“亚萍广场”。3年后她又以独到的眼光和超人的胆识,作出走品牌化、时尚化路线的决策,再度投入2000多万重金,引入国内外顶尖百货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从结构设施到经营品牌进行全面调整升级,更名为“亚萍国际购物广场”重新开业,为当地提供更加现代化的购物、休闲、娱乐理想场所,其规模、档次堪称一流。
就在如东亚萍广场紧锣密鼓升级换代的前后,亚萍集团又在江苏联合拍卖公司组织的竞拍中,以巨资成功拿下位于南通市南大街黄金地段的华联商城;在海门叠石桥国内最大的绣品市场投资兴业,拉开“亚萍”家纺在全国连锁发展的序幕……这频频推出的系列“大手笔”,表明了亚萍集团努力开拓、奋勇争先的非凡气魄和雄厚实力,折射出陆亚萍所特有的进取、豁达、睿智的风采。
凭借一把剪刀、一根尺子和一台缝纫机,用一辆旧自行车驮着亲手缝制的服装,她走上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
陆亚萍出生在江苏南通海门乡下一个贫困家庭,在兄妹6人中排行老四,从小过着清苦的生活。父母亲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太多的文化,但却很有见识,在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的同时,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从小就是个孝顺女的陆亚萍,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尽管小小年纪,但挑泥、填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磨炼出倔强好胜的自信性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后来她想学裁缝,好挣点微薄收入来贴补家用,可当时拜个师傅要交100元,这对她而言是个天文数字根本拿不出,但她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花七角钱买来一本裁剪书,用旧报纸当布料依葫芦画瓢,甚至把自己的衣服拆开来作比较,用心琢磨其中的门道,终于练就了裁剪手艺。她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帮人家加工衣服,为改善窘迫家境助一臂之力。淳朴父母的传教和早年境遇的锻炼,给陆亚萍以深刻影响,使她以后的为人、经商,始终保持自强进取、坦诚豁达。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复苏了中国大地,干涸已久的田野一下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为一心想通过艰苦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陆亚萍,带来脱颖而出的机遇和希望。1979年她进了乡里的毛纺厂,三班倒的工作制,每月只有16元工资,她只好继续靠着裁缝手艺,利用业余时间加工服装给家里多挣点钱。一次她偶然发现商店里卖的男田径裤,定价3元多一条还特别好销,不由心头一亮,何不自己也来加工出售呢?说干就干,她向同厂的小姐妹借了50元钱,买了布料连夜赶制起来,第二天拿到集镇上摆地摊叫卖。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她就在上班之余,开始进点零布自裁自做自卖起来。为了赶做服装、打开销路,她常常累得伏在缝纫机上睡起来,睁开眼后又骑着驮满服装的自行车出去推销,方圆数里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乡亲们也都熟悉了聪明能干的她。就这样在饱尝酸甜苦辣的同时,陆亚萍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走上了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自涉足商海燃起追求、创造财富的激情,就凝聚陆亚萍不懈创新、奋力拼搏的智慧和汗水。她一边走乡串户推销服装、一边留心市场行情,当发现儿童服装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品种很少、货源短缺,是可以一显身手的突破口,加之这时搞服装加工销售有了一定的积蓄,便于1982年大胆辞去原先所在厂里的工作,聘请十几位缝纫熟练工,在家里办起了童装厂,自己设计款式,安排生产,再亲自闯市场、跑销售。1984年她又发现出于经济因素考虑,人们对布料的需求比成品服装大,便果断决定转向服装面料销售。当时市场还没有开放,棉布要凭布票,其他面料只允许卖零头布。她打听到上海有货源,就从上海买来不用布票的整匹化纤和人造棉,再裁成衣服布料零卖,并把地摊摆进了县城,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在那些日子里,她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推着满载布料的自行车,来回25公里风雨无阻地奔波,还要遭受种种歧视、刁难。自尊而又倔强的她,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下来,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3年后她承包了县城一家商场,成为海门第一个在集体大商场经营的个体布商。这一系列摸爬滚打的实践,使陆亚萍完成了创业伊始的原始积累,不但获得了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本,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到经营管理的门道,她在经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