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D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解析】 县界属于行政区边界,显然界线是明确的。图示区域界线位于两水系之间的分水岭处,故山脉是该区域县界划分的依据。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C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解析】 图示区域交通快捷,环境优美,且靠近高等院校,故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2017·东北名校联考)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 ℃~14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 ℃~18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3~4题。 3.该作物在甲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B ) A.3月 B.4月 C.8月 D.11月 4.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 ) A.上市较迟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病虫害多 【解析】 第3题,由材料知,该作物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 ℃~14 ℃,后期(1个月)15 ℃~18 ℃。读图,甲地符合这一条件的时间只有3、4月份,即3月份温度约12 ℃~14 ℃,4月份约为15 ℃~18 ℃,所以最佳收获月份是4月份,B对。第4题,依照上题分析,可以判断乙地种植该作物上市较迟,A对;图中没有水源条件,也无市场条件,无法判断,B、C错;从图中分析,乙地气温较低,最冷月气温低于0°,病虫害难以过冬,所以乙地病虫害少,D错。 (2016·山东淄博模拟)读图回答5~6题。 5.对两地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两地气候类型相同B.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D.两地植被景观相同 6.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石油资源丰富 B.劳动人口均占本国的20%左右,劳动力丰富 C.均大面积种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D.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5题,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而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故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这样两地的植被景观也不同;尼罗河无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形成两地的主要外力作用都是流水作用。第6题,由图可知两地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尼罗河沿岸劳动力不丰富;两地水资源短缺,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尼罗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与我国首都不相同。 二、综合题 7.案例分析——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案例材料:30°N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 比较目的: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分析方法:区域地理学习最常见的方法是比较法。比较区域差异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进行。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人为要素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但对区域的比较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找出最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 问题探究: (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_都位于大河入海口_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_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__,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__都是地狭人稠的地区__。 (2)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__乙__,判断理由是__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约是90°,而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约是120°__。 (3)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其所在国家重要的农业区,试列表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和主要不同特点。 【答案】 (3) 甲 乙 丙 共同 优势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主要 不同 特点 以生产长绒棉闻名;光照条件好;由于降水集中在冬季,所以夏季需引水灌溉 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劳动集约化程度高,单产高 以种植水稻和亚热带水果为主;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高 【解析】 甲、乙、丙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其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相同点应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和人口、交通、市场等社会经济方面比较,不同点从作物种类;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 能 力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产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