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3年通州区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VIP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3年通州区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13年通州区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基础·积累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jí) 悲恸(tònɡ) 偃旗息鼓(yǎn)   B.缄默(jiān) 忸怩(ní) 声名狼藉(jí)   C.木讷(nè) 解元(xiè) 珠烁晶莹(shuò) ww W.x k B 1.c Om   D.兀自(wù) 桑梓(xīn) 煞有介事(shà)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跋山涉水 班门弄斧 变本加厉 变换莫测   B.层峦叠嶂 承前起后 高瞻远瞩 恰如其分   C.功亏一篑 焕然一新 见异思迁 举一反三   D.流连忘返 明查秋毫 两全其美 千姿百态   3.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行其是——搬弄是非   解释:“是”有“正确”或“以为正确”的意思。   判断:“各行其是”指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去做;“搬弄是非”指在别人背后乱加对与错的评论, 引起纠纷。   B.不言而喻——家喻户晓   解释:“喻”有“明白、了解”的意思。 www. Xkb1.c oM   判断:“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   C. 默默无闻——骇人听闻   解释:“闻”有“听到”的意思。   判断:“默默无闻”指独自默默地去做,不听任何外界言论;“骇人听闻”指令人吃惊的事使人容易扬名。   D.莫名其妙——不可名状   解释:“名”有“说出”的意思。   判断:“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形容(说出)。   4.结合语境,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多阅读一些文学鉴赏方面的文章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例如,关于如何鉴赏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有这样的阐述:文学是人学,表现富有情感的形象及其意义。雨果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内心。②      。文学作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A.①“磨刀不误砍柴功” ②文学反映客观世界,更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B.①“磨刀不误砍柴功” ②文学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更反映客观世界   C.①“滴水穿石” ②文学反映客观世界,更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D.①“滴水穿石” ②文学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更反映客观世界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www. Xkb1 .coM   A.天宫一号——即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更进一步。   B.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实施后,包括茶室在内的20多类室内公共场所开始全面禁烟。   C.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是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   D.古人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一项是   柳絮般的雪,在空中飘舞一夜后,终于停了。   第二天清晨,外面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地上铺了一层白地毯,它如绸、如缎、如银、如玉……极目远望,茫茫原野,群山奔驰,镶银点翠,分外妖娆。   没过多久,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们在雪地里跑一段、滑一段,跑一段、滑一段,玩乐着、欢笑着,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   A.选段中“柳絮般的雪”,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雪势大而猛。   B.选段中反复运用“跑一段、滑一段”,突出了大雪过后,地面光滑、难以行走的特点。   C.选段中运用“如……”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大地的细腻、柔美、洁白。   D.“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了作者从雪后世界感受到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   (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8.名著阅读(4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汉代①  在原《国策》《短书》《长书》等基础上整理改编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