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九集团财务系统双击备份的项目的方案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烃类) 烃的衍生物 学习目的 了解能源,探讨来自地球上和地球以外的可以利用的能源。认识无机物、金属和有机物高分子材料,探究它们的开发利用。 学习方式 1、先了解本专题内容的学习要求、 重难点内容 2、对照学习要求和重难点听 IP 课件(第六讲:52分钟) 3、重点、难点提示 2000年秋考题(3分) 填空题:1题1空1分 选择题:1题2分 2001春考题(2分) 填空题:1题1空2分 历次试卷分析: 学习指导 §5.2 地球上的能源 一、学习目的 了解地球上的人类使用的能源的分类及概况,认识设法开源节流解决能源问题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路。 1、了解地球上能源的概况,及按三种分类方法划分地球上能源 2、了解能源问题及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 3、了解来自地球的能源 4、了解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 二、学习要求 三、重难点分析 1、能源的概况及分类 2、解决能源问题及出路 3、来自地球上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 气、核能的来源和使用 4、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 §5.4 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一、学习目的 了解无机物、金属和有机物高分子材料作为资源的主要作用,知道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要继续探究它们的开发和利用 1、了解利用一些无机物原材料(如空气、水、海水)制造化工原料的原理 2、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3、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质与用途 二、学习要求 三、重难点分析 1、合成氨和电解食盐水的原理 2、铁、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3、钢铁的腐蚀原理及其防护方法 4、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种类及作用 播放IP 课件(第六讲) (52分钟) 本专题重难点内容提示 一、 能源问题及分类 1、能量的概况 能源是能够向人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能源 §5.2 地球上的能源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第一、第二、第三能源 (教材P317-318,表5-6、7、8) 四、卤族元素、氧族元素和碱金属元素 1、各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2、各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对比 卤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比较(离子的还原性比较) 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1、能说出卤族、氧族及碱金属元素的名称 2、知道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知道三种元素的代表元素的化学性质 4、理解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5、理解卤族元素氯和氧族元素硫的比较 1、各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1)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砹 原子结构特点: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2)氧族元素:氧、硫、硒、碲、钋(放射性元素) 原子结构特点: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以上是非金属元素) (3)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放射性元素) 原子结构特点: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与所有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反应 2Na + Cl2 == 2NaCl 点燃 2、氯气和氢气反应 H2 + Cl2 ==== 2HCl 点燃或光照 点燃 点燃或光照 2、各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的递变及 其原子结构的关系 (1)卤族元素 极易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强氧化剂) 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得 电子能力(非金 属性)依次减弱,失电子倾 向(金属性)依次增强 2Fe + 3Cl2 == 2NaCl H2 + Cl2 ====== 2NaCl 单质的氧化性:F 2 Cl2 Br 2 I 2 前者的单质能从后者的盐中将其置换出来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F - Cl - Br - I - (2)氧族元素 极易得到2个电子(被还原,强氧化剂) 同卤族元素相同 从化学性质来看:氧与氢气反应最容易,最剧烈, 生成物最稳定大多数能与金属直接化合 (难点) (3)碱金属元素 极易失去电子(强还原剂) 递变规律与卤素、氧族元素相同 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如氯气、硫)直接化合 与水剧烈反应 硫元素与氯元素的比较: 氯原子的氧化性比硫原子强 从原子结构来看: 相同点:原子核均有3个电子层 不同点:硫原子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氯 原子有7个电子 结论: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大于硫原子的16,对电子的亲合力大,容易得电子。 3、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对比 五、溶液的酸碱性 1、用PH值大小判断溶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