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4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2(语文版八上).doc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鳞浪层层 B、呷浪之鳞
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鳞次栉比
2.下列句子中“为”字读“wei4”音的是( )
A、故为之悦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山峦为晴雪所洗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A、局促一室之内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西蜀之去南海
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泉而茗者
A、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而熙熙而乐
二、阅读
①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③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④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⑤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⑥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解释划线的词语
A、鳞浪层层( ) B、倩女之靧面( )
C、凡曝沙之鸟( ) D、呷浪之鳞( )
2.“山峦为晴雪所洗”中的“为”的用法是( )
A、动词,做的意思 B、介词,因为
C、介词,替,给 D、介词,被
3.根据文段展示的画面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C、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5.翻译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答案:
一、1、B 2B 3A 4D
二、1 A、鱼鳞一样 B、洗脸 C、晒 D、吸而饮
2、D
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A比喻 B、比喻 C、借代、拟人
5、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的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射出来一样
游人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茶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进可以见到 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
教师谈课改体会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主题:《 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
主讲人: 2018年月日 (第)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
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
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
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25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26短文两则练习.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26练习题.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2安塞腰鼓.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30杜甫诗三首.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6口技练习0.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6口技练习1.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6口技练习2.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6口技练习3.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新课标第网提供6口技练习4.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6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8课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8课干将莫邪》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9课劳山道士》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doc
- 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第29课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