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海关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的对策的研究
中国海关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的对策研究
目 录
第一部分 国际保税物流制度的基本理论 208
一、前言 208
二、保税制度概述 209
(一)保税制度的含义 209
(二)保税制度的类型 209
(三)保税制度的主要体现载体 210
(四)保税制度的作用 212
三、保税物流概述 213
(一)保税物流的含义及具体业务功能 214
(二)保税物流特点分析 216
(三)保税物流的对象-保税货物 216
四、保税制度和保税物流的基本理论 217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17
(二)区域优势理论 218
(三)国际物流相关理论 219
第二部分 发达国家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现状和经验 220
一、各国海关对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监管的模式 220
(一)美国对自由贸易区的监管模式 220
(二)其他国家海关对自由港区的监管模式 222
二、各国海关对加工贸易保税监管的模式 223
(一)美国海关的监管模式 223
(二)欧盟海关的监管模式 224
(三)日本海关的监管模式 225
(四)其他国家海关的监管模式 226
三、各国海关对保税仓库监管的模式 227
(一)美国海关对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 227
(二)日本海关对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 231
(三)巴西海关对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 233
(四)其他国家海关对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 234
第三部分 中国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35
一、中国保税物流发展阶段分析 235
(一)保税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1949~1987) 235
(二)保税物流发展的中级阶段:(1987~1999) 236
(三)保税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2000~现在) 237
二、中国海关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的现状分析 237
(一)整体概况 237
(二)各类保税区域主要功能和相关保税监管政策 239
三、中国实施保税物流制度存在的问题 242
(一)各类监管区域、场所间政策功能相互重复,拓展功能得不到发展 242
(二)各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监管区域、场所管理中认识不统一、政策不一致 243
(三)各类监管区域、场所联动发展和整体优势未充分发挥 243
(四)众多监管区域、场所的建立与海关相对落后的监管手段存在矛盾 243
(五)保税物流监管区域、场所功能设置的初衷与实际运行效果存在矛盾 244
第四部分 完善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建设性对策 245
一、完善中国海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背景 245
(一)保税规模超速发展造成海关有效监管的难度增大 245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求发展保税物流 245
(三)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并重发展,要求加快海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建设步伐 246
二、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海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建设性对策 247
(一)积极探索建立保税物流网络,推进港区一体化建设 247
(二)推进保税监管区域、场所政策整合、功能叠加,推动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相互促进和发展 248
(三)建立统一、高效、便捷的保税货物流转监管模式 249
(四)集成服务,通过保税物流监管创新来提高海关监管效率 250
结束语 250
参考文献 251
中国海关实施保税物流制度的对策研究
研究报告摘要
保税制度诞生于英国。1547年,意大利在西北部的热那亚湾建立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自由港-雷格亨(leghoyh)自由港,1719年,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已建立起保税仓库。1881年德国汉堡港建立了自由港模式。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保税制度逐步扩展到印度洋、东南亚等地区,如新加坡、香港、澳门等。20世纪以后,自由贸易区又在美洲大陆兴起,1936年,在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外贸区。
保税制度是海关对保税货物实施进境、储存、加工、装配、出境全过程监管的作业制度保税制度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海关制度,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货物保税制度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新兴事物。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为了便于向我国倾销商品和资本,掠夺资源,在我国口岸建立了保税仓库。解放以后,保税仓库也就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而予以废止。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扩大对外贸易中,我们逐步认识到重建保税制度的必要性。1981年海关总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1988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扩大了保税仓库的业务范围,规定凡属加工贸易复出口的进口货物、国际转运货物以及经海关批准可以缓税的货物,均可存入保税仓库。1990年,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又相继在宁波、福州、大连、厦门等口岸建立保税区;2000年4月,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