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锌锰干电池的回收和碳酸锰的制备.docx

废旧锌锰干电池的回收和碳酸锰的制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性试验 课程论文 2015-06-01 PAGE \* MERGEFORMAT7 废旧锌锰干电池的回收与碳酸锰的制备 化学化工学院 141130047 李迎 指导老师:赵静 摘要:废弃电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正在日益加重并日趋明显,但是废电池中含有许多可以再生利用的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以浓盐酸为还原剂从废旧锌锰干电池中回收利用其中的锰并制备碳酸锰的实验室方法。并简要介绍了使用其它还原剂的实验室方法并加以比较。 关键词:废旧锌锰干电池 回收利用 浓盐酸 碳酸锰 1.引言 1.1 实验背景 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镍、锰等,容易腐蚀土壤,污染水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一直以来,锌锰干电池占有着电池生产的主要部分。就我国而言,2010 年电池生产量达到340.5 亿只,其中锌锰干电池200 亿只。如此大数量的电池生产与消费,对于废旧锌锰干电池的有效回收利用也就变得至关重要。而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只有部分城市展开了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当前处理废旧电池是不盈利的,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坚持;另外由于回收数量较少,无法进行批量生产。 1.2 实验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目前的废旧电池处理技术并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探索一种科学绿色高效的处理回收工艺是至关重要的。废旧电池的处理具有强大的环境效益,只有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废旧电池处理难的问题,才能真正改善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及影响。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实验发现的方式了解由MnO2制备MnCO3的不同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备与工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初步了解科研工作的过程,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实验基本原理 1.3.1.锌锰干电池的基本组成 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是同时作为电池外壳的锌筒,正极是被二氧化锰(为增强导电能力,填充有炭粉)包裹的石墨棒,电解质是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淀粉糊,放电时电池反应为:Zn + 2MnO2 + 2NH4Cl = Zn(NH3)2Cl2 + 2Mn(OH)O在使用过程中,锌皮消耗最多并生成氯化锌,二氧化锰只起氧化作用,氯化铵作为电解质没有消耗,因而回收处理废锌锰干电池可以获得多种??质,如铜、锌、二氧化锰、氯化铵、氯化锌和石墨棒等 1.3.2.二氧化锰的提纯\碳酸锰的制备 1.炭及有机物的灼烧 C+O2 △ CO2 2MnO2+C △ 2MnO+CO2↑ 氧化锰: 二价锰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nO,△fHm (298 K)=-385.15 kJ/ mol,熔点1785℃,密度5.18 g/cm3,深绿色粉末晶体,具有立方体晶格,不溶于水,溶于酸中形成二价锰盐。在高温1172℃以上稳定,低于此温度时氧化. 2.二氧化锰的还原 MnO2=86.91,黑色斜方晶体或黑褐色粉末。相对密度5.026。不溶于水和硝酸, 在空气中热至535℃分解成三氧化二锰并放出氧, 900℃以上成四氧化三锰。与有机物或其它可氧化物质(如:硫、硫化物和磷化物等)摩擦或共热,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浓盐酸作用并放出氯气。可从软锰矿中提炼,也可用加热分解硝酸锰或电解氧化二价锰盐等方法制备。用作除锈剂、氧化剂、干电池的干极剂和制油漆的催干剂,也用于锰盐制备和玻璃工业。 3.复分解制备碳酸锰 Mn2++2HCO3—==MnCO3↓+H2O+ CO2↑ MnCO3=114.95,又名碳酸亚锰。白色无定形粉末或玫瑰红色斜方晶体。在空气中逐渐变为深红色或淡棕色粉末。相对密度3.125,热至100℃开始分解为氧化锰(Ⅱ)和二氧化碳。不溶于水、醇和氨,溶于稀酸放出二氧化碳。由金属锰与硝酸作用后,再和碳酸氢铵反应而制得。用于制油漆、锰盐,用作电讯器材元件的材料。 NH4HCO3=79.06,又名重碳酸铵、酸式碳酸铵或阿莫尼亚粉、石臭粉。无色斜方或单斜晶系,菱形晶体,柱状或白色坚硬的块状物,具有氨味。相对密度1.586,熔点107.5℃,约36~ 60℃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 不溶于乙醇和丙酮,溶于热水分解。向碳酸铵冷溶液中通入氨和过量的二氧化碳而制得。用作分析试剂,用于铵盐合成,织物脱酯,焙粉、灭火机和染料等。 2.实验方法及步骤 2.1器材与试剂 1.器材:螺丝刀、小刀、钳子、剪刀、烧杯、煤气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量筒、表面皿、胶头滴管、试管、布式漏斗、吸滤瓶、滴定管。 2.试剂:1号干电池、6M HNO3(CP)、0.1M AgNO3(CP)、6M盐酸(CP)、 NaOH固体 (CP)、(1:6)氨水(CP)、KSCN溶液、NH4HCO3固体(CP)、活性炭、100g?L-1盐酸羟氨溶液、0.05M EDTA标准溶液、5g?L-1铬黑T指示剂、氨-氯化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