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校长的故事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镇西校长的故事3

故事3:教育常识有哪些? 标签: 朴素 常识 分类: 其他 教育常识有哪些?: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 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去“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常识,而现在“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是常识。但我这里说的“常识”,当然是指相对正确而且得到公认的真理性教育命题。 那么,教育有哪些常识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常识了,但往往被人遗忘。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交融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但现在许多人越来越把教育仅仅当做“技巧”的操作或“艺术”的施展。我们不是否认智慧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爱,“水平”再高,没用。 “只有爱,也没有教育。”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虽然对学生的爱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爱本身不是专业水平。对孩子的爱,教师超不过家长,但家长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得付出艰辛劳动,只有勤奋,才有成功。但我们现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欢“发明”捷径。一些校长或专家时不时会宣称自己创立了什么“模式”或什么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从而“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云云。对此我嗤之以鼻。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永远都不会过时。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胜利。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的“茶馆式教学”,一直到今天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贯穿其中的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教学自然“高效”;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热闹,都是“搞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话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任何班级都是一个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集体,任何学校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社区环境、办学传统、生源特点,因而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性的“精神共同体”。所以,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班,或是一个学校,都不可能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方法、模式去“搞定”。教育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则,但所有的“绝招”都具有“针对性”、“现场性”、“临时性”甚至“一次性”。 “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产物。”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对这样的孩子,做教师的只能出于职业良知而尽量引导和教育。希望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肩上,企图单凭学校力量而彻底改变一个孩子,这就违背了常识。 “班级的魅力就是班主任的魅力。”就课堂教学而言,一堂课的所有吸引力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许多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了相应的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是否喜欢他的班级,主要还是取决于他是否喜欢班主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要明白,让自己的班级充满魅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自己富有魅力。有爱,平易,博学,多才,幽默,敏锐,点子多,有感染力,会讲故事,善于走进孩子的心……这些都是班主任让孩子佩服的魅力所在,也是班级的魅力所在。 “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仅分数,少年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我想没有谁会反对这个常识。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的校园生活只剩下考试和分数。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为了学生的一切”,什么“为了学生的未来”云云,大多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实际上音体美课被挤压,课外活动被取消,春游秋游更是以“安全”的名义禁止。教育所应有的浪漫、情趣、感动、开心统统让位于考试,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如此畸形的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