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塔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变简述
古塔在历史中的发展与演变简述摘要:古塔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古塔千姿百态,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而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关键词:古塔、历史、发展 古塔的起源 在不同的资料与文献中关于古塔的起源有不同的介绍与描述,但是普遍学者还是认为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76年),使臣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遇到天竺僧人巡叶康腾、竺法兰,把他们迎到京城洛阳。第二年,汉朝廷在洛阳为两位僧人修建了一所寺院,因为来时一路上用白马驮载了佛经、佛像,寺院就以白马命名。白马寺是我国第一所佛寺,中心的主要建筑是一座木结构的大方塔。从白马寺开始,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寺和塔密切联系着遍及各地,凡有佛寺的地方大多有塔。而且由于后来的塔多用砖石砌筑,比寺院更加坚固,往往寺院毁坏之后很久,塔依旧屹立原地,保留着历史的遗迹。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常言道 :“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槃”神圣的象征。 塔的故乡在印度,它是佛教的产物。据佛经故事,释迩牟尼涅架之后,弟子阿难等人将他的遗骸火化,烧出了色泽晶莹、击之不碎的珠子—舍利。众弟子在各地修建坟家,将舍利分葬。每处都修一个台子,台上建一个覆钵形的坟,坟顶立一根尖刹。这种建筑汉译窣堵坡、浮屠、浮图等等,晋宋时期的译经人造了一个“塔”字来译称(更早的文献中没有塔这个字)。在印度的古尸纳伽相传释迎牟尼涅架的地方,有一座著名的佛塔,就是章堵坡的典型。塔在中国的发展塔传入我国近二千年,它的初型有少量保存,大量的是发展演化得来的新形式。从建筑艺术史的角度看,外来因素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且持续了如此长的历史时期,这无疑是莫大的收获,值得用专门的篇章来描述,当然也值得我们作一番浏览。而我们首先还可以指出,塔的功能,塔和佛寺的相互关系等,也是经历了许多变化的。塔的最初用途是坟墓,是用来埋葬佛祖舍利的。由印度到中国,塔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实心坟墓变为空心楼阁。建筑结构的巨大变化,实际蕴含着文化内涵的微妙差别。坟墓是用来埋葬死者的,而楼阁则是居住或观光之所,二者对比,表明印度佛教进人中国之后就被中国的人世文化所改造。在中国著名的塔有很多,比如说杭州的雷峰塔,苏州的虎丘塔,西安的大雁塔等等。以洛阳白马寺为最早代表的佛寺建筑格局,把塔作为主体,塔是寺院的中心,也是僧侣诵经礼佛的中心。这样的格局有文献记载可以考查,但实物在我国已经失存。现在我们还能从东邻日本保存的古代佛寺看到这种遗制。日本的飞鸟寺、四天王寺、法隆寺,都在中心位置建塔。据说四天王寺就是仿照白马寺修建的。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人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一一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另一种塔在中国留存的并不多,他就是斜塔。比较著名的便是虎丘塔。在1954年的时候,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帧教授亲自参加虎丘塔的勘察工作,并且专门撰写专文,详细介绍了虎丘塔。虎丘塔,又称云老寺塔。为七级八面.内外二重.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中国著名的斜塔。据大献记载,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历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意义。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400余年。被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塔”。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塔高47.7米。每层施平座、腰褥、柱额、斗拱及门窗。每层的高宽层层递减,但并非有规津地递减,第六层反比第五层高为厘米.较为奇特。塔径逐层向内收缩.塔的垂直轮廊仍成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优美。塔身外部在各层转角处砌有圆倚柱.每面分为3间,中央一间为塔门.上部做成壶门式样.左右两间为砖砌直楞窗.从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内各层多模仿木结构形式,以砖鱼砌成大小斗拱和各式藻井。额枯、斗拱和天花、藻井等处.有浮雕式彩绘,下几层均为牡丹花样,上层彩绘湖石图案。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能工巧匠运用我国原有的楼、阁、亭、台建筑技艺,建造出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古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小学艺术造型·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VIP
- 花生茎腐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ppt VIP
-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详细解读.pptx VIP
- DB51T 1301-2021 肉用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T_CCUA 048-2025 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定额测算方法.pdf VIP
- 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pdf VIP
- 2023年浙江工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5(一)_05ss521.pdf VIP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知识清单.pdf VIP
- 审计业务约定书银行发债合同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