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

「台灣生物地理」學期報告 期中發表 題目 :台北盆地芝山岩的蕨類植物生態研究 第一章.緒論 (一)研究動機 (續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五)研究理論 (續 (五)研究理論) (續 (五)研究理論) (六)相關論文回顧 章結安排 參考文獻: * * 學生:紀惠云 93甲 489231145 就讀科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選修課程:地理學系「台灣生物地理」 學期別:91學年度下學期 學分數:3學分 開課教師 : 鄭勝華 芝山岩是台北盆地中一座奇特的小山丘,記錄 了文化和生態變遷的小山。 台北盆地在鹹水湖的時期,芝山岩是湖中的小 島,也就是說芝山岩的山麓是濱海的環境,海岸 林植物的果實便在這個時期,藉著海漂的方式在 芝山岩附近登陸定居。之後,芝山岩又經歷台北 淡水湖期及沼澤濕地時期,許多淡水沼澤植物就 是在此時落腳生長。當湖水漸漸退去,原來生長 在山坡上的山地植物才慢慢向下擴展,終於呈現 今天的山地森林面貌。 由目前的芝山岩生態環境看來,仍然混 合有濱海、淡水沼澤、陸域森林等不同環 境類型的的植物種類。這些奇特的植物分 佈,不只豐富了小山的生物多樣性,更見 證了台北盆地地質史和生態史上的變遷。 台灣是蕨類植物的王國,高、中、低海 拔山野皆可看見蕨類植物的蹤影,加上芝 山岩獨特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就引起了我研究的動機。 台灣可說是蕨類植物的王國,不僅蕨類的分佈廣泛,而且種類繁多,芝山岩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蕨類植物種類也繁多,研究目的即在於探究芝山岩得生態環境與蕨類植物之間的關係,生態環境對蕨類植物分佈、種類、數量等的影響,試著去歸納出芝山岩適合蕨類植物生長的條件(例如氣候以及地形……),以及適合生長的蕨類種類。 (三)研究方法 透過實際考察、紀錄,以及蒐集相關資料,來相互比較、分析、統整,最後求出結論。 (四)研究流程 蒐集相關資料 → 彙整所需資料 → 實地調查、紀錄 → 整理、分析調查所得資料 → 與所蒐集資料相比較 → 結論 1. 芝山岩自然環境: (1)地理位置-位於台北盆地的東北方,面積約10公畝,山頂海拔高度約50公尺,山下平地海拔高度約7-8公尺,東西較長,北面較高,向南傾斜。山的總面積約有 25000平方公尺,山頂平地約有8000平方公尺。 (2)地質-全域為二千多萬年前所形成的大寮層砂岩,屬於海相地層。 (3)環境變遷-芝山岩曾經歷過鹹水湖、淡水沼澤的環境,至今還可以在此看到海岸植物,成為環境變遷的證據。 2. 蕨類植物的生長環境: 在自然的郊野生態中,除了某些能適應陽性 至半陽性 的蕨類植物,如菲律賓金狗毛蕨、東方狗脊蕨、腎蕨、粉葉蕨……等等,也可在日照充足且略微乾燥的環境中生長,其餘絕大多數的蕨類植物都喜歡生長在林下陰濕處,或潮濕山徑路旁,或溪谷濕地間與水域的邊岸……,或都會區陰濕的牆角與溝邊等;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生育地都必須具備足夠的水分,可以讓蕨類植物的精子自由游動,完成生活史。 3. 蕨類植物的分類: 依其生長習性的不同可分為浮水生者、浸水生者、地生或濕地生、岩壁生或壁生者、附生者。 1. 高美芳 〈蕨類植物的脈相與系統演化關係之研究〉 蕨類植物的脈相在屬級甚至科級是相當穩定的,脈相不僅可以顯示許多分類群間之關係,並從彼此間的變化可以看出蕨類植物平行演化的路徑。蕨類植物的脈包括游離脈、網狀脈,並有相當多的種類同時具有網狀脈和游離脈。隨著葉脈分叉形式的不同,尚可區分成單叉、羽裂、扇型等游離脈。而隨著葉脈連合的情形不同,所形成網眼的結構亦有所差異。由網眼的類型,大致可以將蕨類植物分成水龍骨型、貫眾蕨型、 三叉蕨型、腸蕨型、鹵蕨型、新月蕨型及栗蕨型七大類。因此,根據葉脈的結構,將相互關聯游離脈及網狀脈串連,可以發現蕨類植物有明顯不同的演化途徑。脈相對於系統關係研究之貢獻,主要在於演變路徑之推演。此外,以脈相探討蕨類植物之親緣關係時,應是屬於較低層次,如屬間的關係。 2. 張藝翰 〈台灣北部福山地區蕨類植物之分布與環境因子之關係探討,並以蕨類植物作為微環境指標之研究〉 蕨類植物在森林分層結構中,多半隸屬於地被層成員;由於並非森林主要生產者,加上在經濟價值上尚待開發,故在一般植被調查中經常 被忽略。然而蕨類植物在森林地被層中的空間分佈和族群密度,不僅能影響森林上層樹種更新的成敗,而且在整個森林能量與養份循環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蕨類植物在其繁衍過程上,需要周遭微環境中的水份作為其授精作用的媒介,加上其薄小的配子體對於棲地環境的特殊需求(其最適生長條件往往不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