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江西中考语文复习第二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八同步导练中考语文试卷.doc
专题八同步导练
【2016·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卷】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 1题。 (1 4分)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 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 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
C . 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D .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 . 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 2分)
9 . 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 停数日,辞去 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 . 此先人之庐 D . 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分)
(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 3)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译文:
11.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 2分)
答: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14分)7.B(2分)8. 具 宜 求 禁(2分)9. D(2分)10 .(1)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3)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6分,每句2分)11 . 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分)
【2016·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卷】
(一)阅读下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 彭端淑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迄乎成(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译文:
(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译文:
10.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答:
11.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答:
【答案】8.(1)迄:到(2)恃:依移9.(1)做它,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2)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10.通过对比论证了人最终的成就不是取决于资质,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学习。11.示例:在《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幼时“指物作诗立就”,因其父“日扳仲水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最终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考试题(语文)新标Ⅱ卷详解版.doc
- 2017年高考试题(语文)浙卷详解版.doc
-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预测短暂与永恒高考语文考点汇编.doc
- 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坚持习保持手感高考语文复习技巧.doc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丢分的区总结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高频语重复病句总结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年高考语文实用文考点解题技巧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冲刺习的策略高考语文考点.doc
-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习指导高考语文考点要点汇编.doc
- 2017年高考语文的复习技巧题技巧.doc
- 2017江西中考语文复习第二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八备课参考中考语文试卷.doc
- 2017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 2017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题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设计教案学案说课稿.doc
- 2017版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三单元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设计教案学案说课稿.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1课《七律 长征》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3课《小英雄雨来》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6课《酿》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7课《十年后的礼物》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9课《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册第1课《小麻雀》word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doc
最近下载
- AutoFormR6实例讲解-拉伸.ppt
-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日管控记录表、周排查记录表、月调度记录表(1).docx VIP
-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十三章.ppt VIP
- 二杨梅素基二硒醚在肿瘤方面的药物应用.pdf VIP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docx
- 一种固定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pdf VIP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_2020430155529.ppt VIP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1.2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教学课件)-第1册信息科技同步教学(河北大学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某文旅项目施工合同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