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政 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学科试题
第卷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 古代四大发明? ④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⑤ 千年古树?????????⑥ 园林雕塑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3.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回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的物质载体②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会凝聚成精神力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 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5.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
A. 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B. 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 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500种语言濒临灭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表示,人类应该像关心世界动植物种消失一样关心濒危语言。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创作于11—14世纪的西藏夏鲁寺佛教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近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处理,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壁画的永续留传。这表明科学技术? (??? )
①改变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
②改变了文化资源传递、储存的手段与方式?
③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是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0.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①③?? B.①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全国)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应用 考点精练六 仿写(含修辞手法).doc
- 【步步高】(全国)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应用 考点精练四 语句补写.doc
- 上海市2016-2017届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上海市2016-2017届高一化学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含解析).doc
- 【步步高】(全国)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应用 考点精练五 图文转换.doc
- 上海市2017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doc
- 上海市2017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doc
- 上海市2017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八)(含解析).doc
- 上海市徐汇区2016-2017届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步步高】(全国)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微专题二 如何做多则新闻材料比较阅读题课件.ppt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届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