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书判清明集卷8户婚门立继类页252567.docVIP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8户婚门立继类页25256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8户婚门立继类页252567

2012.10.27 筆錄 討論題目:解讀建昌縣劉氏分家案 宋代分家案 下面是南宋一個分異財產案,在閱讀之前,我們先提出一些基本的問題,然後將史料附麗在它們下面。 劉後村,〈繼絕子孫止得財產四分之一〉,《名公書判清明集》卷8,頁251–257。 凡是﹝﹞內文字,乃據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初編)卷193頁1726至1730增入或修改;凡是()內文字,乃筆者所加;標點亦偶有改動,不一一注明。 田縣丞有二子,曰世光登仕,抱養之子也,曰珍珍,親生之子也。縣丞身後財產,合作兩分均分。世光死,無子,卻有二女尚幼。通仕者,丞公之親弟,珍珍其猶子,二女其姪孫。男方丱角,女方孩提,通仕當教誨孤姪,當拊恤二女,當公心為世光立嗣。今恤孤之誼無聞,謀產之念太切,首以己子世德為世光之後,而寶﹝撰﹞藏世光遺囑二紙,以為執手。世俗以弟為子,固亦有之,必須宗族無間言而後可。今爭訟累年,若不早知悔悟,則此遺囑二紙,止合付之一抹。何者?國家無此等條法,使世光見存,經官以世德為子,官司亦不過令別求昭穆相當之人,況不繇族眾,不經官司之遺囑乎?通仕所以不顧條令,必欲行其胸臆者,不過以縣丞與世光皆不娶,而姪與姪孫皆幼孤,可得而欺凌耳。在法:諸戶絕人有所生母同居者,財產並聽為主。戶絕〔同居〕者且如此,況劉氏者,珍珍之生母也,秋菊者,二女之生母也,母子皆存,財產合聽為主,通仕豈得以立嗣為由,而入頭干預乎!度通仕之意,欲以一子中分縣丞之業,此大不然!考之令文:諸戶絕財產盡給在室諸女;又云:諸已絕而立繼絕子孫(即命繼),於絕戶財產,若止有在室諸女,即以全戶四分之一給之。然則世光一房若不立嗣,官司盡將世光應分財產,給其二女,有何不可,通仕有何說可以爭乎?若劉氏、秋菊與其所生兒女,肯以世德為世光之子,亦止合得世光全戶四分之一,通仕雖欲全得一分,可乎?往往通仕亦未曉法,為人所誤,此通仕之謬也。劉氏自丞公在時,已掌家事,雖非禮婚,然憑恃主君恩寵,視秋菊輩如妾媵。然觀其前後經官之詞,皆以丞妻自處,而絕口不言世光二女見存,知有自出之珍珍,而不知有秋菊所生之二女。所以蔡提刑有產業聽劉氏為主之判,而當職初覽劉氏狀,所判亦然,是欲併世光一分歸之珍珍,此劉氏之謬也。通仕、劉氏皆緣不曉理法,為囚牙訟師之所鼓扇,而不自知其為背理傷道。當職反復此事,因見田氏尊長鈐轄家書數紙,亦以昭穆不相當為疑,又云族中皆無可立之人,可憐!可憐!又云登仕與珍郎自是兩分,又云登仕二女使誰抬舉,又云劉氏後生婦女,今被鼓動出官,浮財用盡,必是賣產,一男二女,斷然流下,又云老來厭聞骨肉無義爭訟,須與族人和議。書中言語,無非切責通仕,而通仕不悟,乃執此書以為證驗,豈通仕亦不識文理邪?當職今亦未欲遽繩通仕以法,如願依絕戶子得四分之一條令,可當廳責狀,待委官勸諭田族并劉氏、秋菊母子,照前日和議,姑以世德奉世光香火,得四分之一,而以四分之三與世光二女,方合法意。若更紛拏,止得引用盡給在室女之文,全給與二女矣。此立嗣一節也。劉氏,丞之側室,秋菊,登仕之女使,昔也行有尊卑,人有麤細,愛有等差,今丞與登仕皆已矣,止是兩箇所生母耳。盡以縣丞全業付劉氏,二女長大,必又興訟,劉氏何以自明?兼目下置秋菊於何地?母子無相離之理!秋菊之於二女,亦猶劉氏之於珍珍也,人情豈相遠哉。縣丞財產合從條令檢校一番,析為二分,所生母與所生子女各聽為主,內世光二女且給四之三,但兒女各幼,不許所生母典賣。檢校到日,備牓禁約違法交易之人。案呈本軍見在任官,選委一員奉行。尋具呈,再奉判:裘司理居官公廉,帖委本官喚上田族尊長﹝制屬頗有私意干請,司理可以義理曉之﹞,與通仕夫婦、劉氏珍郎并秋菊二女,當官勸諭,本宗既別無可立之人,若將世光一分財產盡給二女,則世光遂不祀矣。通仕初間曉條法,欲以一子而承世光全分之業,所以劉氏不平而爭。今既知條法,在室諸女得四分之三,而繼絕男止得四分之一,情願依此條分析,在劉氏珍郎與秋菊二女,亦合存四分之一,為登仕香火之奉。取聯書對定狀,申。大凡人家尊長所以心忿者,則欲家門安靜,骨肉無爭,官司則欲民間和睦,風俗淳厚,教唆詞訟之人則欲蕩析別人財產,離間別人之骨肉,以求其所大欲。通仕名在仕版,豈可不體尊長之教誨、官司之勸諭,而忍以父祖之門戶,親兄之財產,饜足囚牙訟師無窮之谿壑哉!案錄當職前後所判三本,一付通仕,兩付裘司理,喚上劉氏珍郎及秋菊母子,各給一本。所有檢校一節,司理獄官不可至外縣,帖都昌王縣尉赴司理廳,共議一定之說,前去檢校,申。如此區處,劉氏必又與秋菊有爭;婦人無知,但云我是丞妻,汝是登仕之婢,而不自知其身之亦妾也。在法:惟一母所生之子不許摽撥,今珍郎劉氏所出,二女秋菊所出,既非一母,自合照法摽撥,以息日後之訟。再據劉氏訴立嗣事,奉判:前此所判,未知劉氏亦有二女,此二女既是縣丞親女,使登仕尚存,合與珍郎均分,二女各合得男之半;今登仕既死,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