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的答案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 )
A. 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B. 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C. 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D. 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25. 有学者认为:“这个时代的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优势。……他们凭藉籍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土地兼并的加剧 D. 门阀世家的壮大
26. 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 )
A. “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
B. “(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C.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D.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27.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B. 随着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巨大变化
C.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8. 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29. 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
A. 民主主义者 B. 民族主义者 C. 亲共产主义者 D. 三民主义者
30. 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1.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史料中说:“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某战场”是指( )
A. 中国东北战场 B. 中国华北战场
C. 滇缅战场 D. 太平洋战场
32. 托克维尔曾写道:“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
A. 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B. 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D. 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干预
33.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
A.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 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C. 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 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
34.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