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宗羲-南一书局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孟子的政治思想 (1)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 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離婁篇下)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篇下) (3)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梁惠王篇下)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道家的政治思想 (1)小國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八十章) (2)無為而治: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五十七章) (3)絕聖棄智: 1.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 盜賊無有。(老子十九章) 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 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 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老子第三章) (4)順應自然: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莊子在宥)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墨家的政治思想 (1)兼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墨子兼愛中) (2)非攻: 1.「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 鏡於人,則知吉與凶。』今以攻戰為利,則蓋嘗鑑之於智伯之 事乎?此其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墨子非攻中) 2.「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 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今欲為仁義,求 為上士,尚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非攻之 為說,而將不可不察者,此也。」(墨子非攻下) (3)尚賢: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尚賢上) (4)尚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法家的政治思想 (1)重勢派:以慎到為首。慎到與孟子同時,他以「勢」為政治和治術的最重要的因素。「勢」,指權力、權威,也就是國君的權勢。 (2)重術派:以申不害(死於西元前三三七年)為首。申不害強調「術」是最重要的因素。「術」,指辦事、用人的方法和藝術,也就是政治手腕。 (3)重法派:以商鞅(死於西元前三三八年)為首。商鞅又稱商君,最重視「法」。「法」,指法律、法制。 (4)集大成:韓非是法家最後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為:對國君而言,「勢」、「術」、「法」這三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他說:「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則不非,鬼則不困。勢行教嚴逆而不違,……然後一行其法。」(韓非子八經)意思是說:明主像天,因為他依法行事,公正無私。明主又像鬼,因為他有用人之術,用了人,人還不知道是怎麼用的。他擁有權威以加強他的命令的力量。這是勢的作用。這三者,「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韓非子定法)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清初三大家在政治上共同的特色 1.他們都以亡國的遺民心境去鑽研學問,憑此以寄託故國之思,樹立出一種崇高的民族氣節的學者典型。 2.在治學的態度上,皆崇尚樸實之風,反對虛衍理義,力矯宋明理學之弊。 3.在經學與歷史問題的研究與討論上,均力求與現實結合,評古論今,追求理想的政治社會制度,以達經世致用的目的。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廿一世紀的民主時代,政治領袖已由人民選舉產生,顯然與古代有別。你認為一個政治領袖,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其所擔負的「職分」又有哪些?請以「○○的領導者」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長不限。 仿作練習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