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车鲀
翻车鱼 翻车鱼(学名:Mola mola),又称翻车鲀、曼波鱼、头鱼,是翻车鲀科(Molidae)3种大洋鱼类的统称。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及热带海区,包括南海、东海等海域,常见于外海表层,属于大型大洋性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地中海。其外表特殊,体短,后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鳍与臀鳍之后截然而止,身体两侧扁平,皮肤强韧,口小,牙愈合呈喙状。普通翻车鲀(Molamola)体大,灰或浅褐色,最长可达3.3米,重1,900公斤(4,000磅);呈卵圆形或圆形,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将其比喻为磨盘石,英语俗名即由此而得。 主要种类 有三种,分别为翻车鱼、枪尾翻车鱼及长翻车鱼。在台湾花莲外海可捕得前二者。 尖尾曼波鱼:Masturus lanceolatus,曼波鱼的尾鳍像矛一样尖尖的 圆尾曼波鱼:Mola mola,一般常见的曼波鱼 宽尾曼波鱼:Ranzania truncatus,又称黄尾曼波鱼 至今,翻车鲀科只有三个确定的物种,除翻车鲀外,还有矛尾翻车鲀(Masturus lanceolatus)和斑点长翻车鲀(Ranzania laevis),在我国可以见到的是前两种。 形态特征 翻车鱼,外观呈椭圆扁平状,身型偏短而两侧肥厚,头小、嘴小,尾鳍也退化无尾柄,很短;没有腹鳍,但背鳍与臀鳍发达,且相对较高;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翻车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样,因此其普通名称也叫头鱼。另外翻车鱼有其保护眼睛的肌肉,有着像眼脸般闭合眼睛的保护作用。成年翻车鱼体长在3.3米左右,重量在1300-19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4米,重量在2300公斤。翻车鱼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达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纤维构成。 翻车鱼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它们的身体又圆又扁,像个大碟子。鱼身和鱼腹上各有一个长而尖的鳍,而尾鳍却几乎不存在,于是使它们看上去好像后面被削去了一块似的。翻车鱼主要以水母为食,用微小的嘴巴将食物铲起。它们常常在水面晒太阳,尽管其形状笨拙,但有时也会跃出水面。 成长史 与“正常”“海怪”的个性不同,翻车鲀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被欺凌的血泪史:幼年时因为缺乏母爱、个体太小,即便聚集成群也经常被各种掠食鱼类侵扰,金枪鱼、鲯鳅等都将它们视为美餐;成年后虽然拥有可怕的块头,但却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逃生技巧,因此虎鲸、鲨鱼等等大型海生肉食动物也不会放过它们,海狮甚至有时会以猎杀翻车鲀取乐。 翻车鱼性情温顺,因而常受到人类、虎鲸和海狮的袭击。入夏时节,当大量年幼的翻车鱼随着充足的食物、温暖的洋流进入蒙特雷湾时,加利福尼亚海狮就经常袭击它们。海狮常常撕咬翻车鱼的背鳍和胸鳍,并向水面上攻击它们。如果海狮撕不开翻车鱼厚而硬的皮,它们便把失去活动能力的翻车鱼,像玩飞盘一样抛向水面,成为凶残的海鸥的美餐。 繁殖 翻车鱼身形笨拙,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鱼类吃掉。而它不致于灭绝的原因是其所具有强大的生殖力,一条雌鱼一次可产三亿个卵,在海洋中堪称是最会生产的鱼类。但存活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 翻车鱼经济价值较高,除了作科学研究和观赏外它还是名贵食用鱼类。它骨多肉少剥皮后鱼肉约为体重的1/10,,但其肉质鲜美,色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比著名的鲳鱼和带鱼还高。翻车鱼的肠子也很昂贵台湾有道名菜“妙龙汤”就是以此作为主料食之既脆又香令人胃口大开。此外,鱼皮亦大有用途是熬制明胶或鱼油的原料可作精密仪器、机械的润滑剂。鱼肝可制鱼肝油和食用氢化油等。 死因 谣言:翻车鱼的死因:阳光太强死亡,水中的气泡进到眼睛里紧张过度死亡,海水的盐分在身上留下斑点了打击过大死亡,感到会和前面游过来的海龟相撞,紧张过度死亡,因为自己附近的小伙伴死了打击过大,所以自己也打击过大跟着一起死了。 首先,它们并不会被阳光晒死。英文中翻车鱼被称为Ocean Sunfish,之所以被叫做“太阳鱼”是因为人们经常看到它们翻躺在海面上享受“日光浴”。 对于“过度紧张”和“打击过大”而死的说法,科学界并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而且翻车鱼是一种寿命较长的鱼类。根据饲育研究模拟的生长曲线,估算认为它们要长到3米长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所以,姑且不谈翻车鱼能否感受到“情绪紧张”和“打击过大”,对于这种长寿命的鱼类而言,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 至于“眼睛进气泡”其实是一个不会发生的问题。潜水时翻车鱼的眼睛完全暴露于水中,“日光浴”时可能会有一只眼睛完全暴露于空气中,而且翻车鱼没有眼睑,气泡也没有驻留的空间。 而至于翻车鱼真正的死因,可能还是和人类有关,因为它的味道好,而且吃法多。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