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陈一 开滦总医院口腔科 一、??? 概念: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错合畸形 是指与正常合的偏差 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异常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间的颌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这些异常的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齿与颌骨、上下牙弓、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 错合畸形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错合畸形确定为口腔三大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和错合畸形),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牙颌面异常(Handicapping dento-facial anomaly) 评价牙颌面异常的标准 理想正常合: 由Angle提出,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 评价牙颌面异常的标准 个别正常牙合 如果用理想完美咬合的各项机械的形态为标准来判断判断牙合,人群中符合条件的基本是及其罕见的。但是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合。个别正常合强调以功能标准为主,它实际上就是“生理合”。正畸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理想正常合,而是个别正常合。 错颌畸形发病率 世界各国关于错颌畸形发病率的报告相差甚大。这与人种、种族、地理环境、经济、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学者在调查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有关。 错合畸形发病率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我国比较高,国内城市调查患病率最低为29.33%,最高达48.87%.如果以理想正常合为标准的调查统计,错合畸形的发生率为91.20%.所以口腔正畸的任务非常繁重。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牙齿保健越来越重视,正畸的人数和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错合畸形的高发病率与其形成原因有密切关系。 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局部危害 ?①对容貌美观的影响:这也是门诊大多数病人就诊的原因。??? ?②对颌面部发育的影响:某些错合畸形会影响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将越来越严重。???? ?③对口腔健康的影响:错位的牙齿由于创伤常会影响牙周组织、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的健康。拥挤的牙齿不易清洁,食物滞留于牙面上易发生龋坏。???? ?④对口腔功能的影晌:严重不齐的牙齿会影响儿童的发音,降低咀嚼效率。 骨性开牙合 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全身危害 严重的错合畸形,咀嚼效率严重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不利于儿童的身长发育。对于成人,不齐的牙齿常会影响职业的选择,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的,美国学者Angle将口腔正畸学发展为口腔医学的分支与科学,并于1890年提出的Angle错合畸形分类法至今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 在固定矫治器矫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70年代用粘合剂直接粘托槽于牙面从而替代正畸临床应用了近一个世纪的带环装置,大大节省了临床治疗的人力物力,成为固定矫治技术中的一项突破性变革。 在口腔正畸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学者们在以口腔肌肉的功能作为矫治力源的功能性矫正器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1936年挪威的Andresen和Houpl首先提出的Activator功能矫正器,1950年Balters发明的Bionator以及1960年德国Frankel设计的功能矫正器,已成为目前错合畸形矫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正畸学的飞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 至今,一直是我国口腔医学中发展最快、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我国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燮均教授是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奠基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口腔正畸专科诊室。 毛燮均教授还提出了以症状、机制、矫治原则三结合的毛燮均错合畸形分类法。 在错合畸形的临床矫正技术中,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应用的是可摘矫正器技术,因而在可摘矫正器矫正各类错合畸形上,我国具有独特的经验。 70年代末我国开始成立了独立的口腔正畸学教研室,并正式成为国家教委培养硕士博士生的学科。 80年代初方丝弓矫正技术、细丝弓矫正技术、功能矫治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于正畸临床,并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的重要矫治方法。 六、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标准 理想正常合 个别正常合 矫治标准及目标 错颌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 错颌畸形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