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疽》ppt课件
易感性与抵抗力 人和许多种动物对本病均易感。动物中以马最易感,其次为骡及驴。在自然条件下,反刍动物中的牛、绵羊和山羊对鼻疽不敏感。 控制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菌苗,原则上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 (二)严格兽医检验制度 (三)隔离对鼻疽马或鼻疽菌素阳性马以及感染牲畜,集中管理,与健康牲畜严密隔离饲养。 (四)处理与消毒 对开放性鼻疽马或病畜尸体应当予以烧毁或深埋。发现病人时,应在严格条进下进行治疗,痊愈后方能出院。 (五)个人防护 凡从事兽医饲养员或实验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以免感染。 症状 潜伏期不定,平均为4天,一般为数小时至3周,部分携菌者可潜伏数月甚至几年。临床上可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 起病急骤,病初表现体温升高,呈不规则热(39~41℃)、颌下淋巴结肿大。据临诊症状分为皮肤鼻疽、鼻腔鼻疽、肺鼻疽。 (1)皮肤鼻疽:并发部位在四肢、胸侧和腹下等处。出现急性蜂窝织炎,局部肿胀,继则坏死及溃破排出脓汁,形成边缘不整、喷火口状的溃疡,并覆有灰黄色的渗出物。皮肤附近淋巴结肿大,结节性脓肿可沿淋巴管附近组织蔓延,脓肿溃破后排出红色或灰白色脓液,难以愈合,可形成瘘管。 症状 (2)鼻腔鼻疽:如致病菌侵入上呼吸道,可引起鼻腔鼻疽,出现蜂窝织炎,鼻腔粘膜上有小米粒至高梁粒大小结节,鼻腔、口腔黏膜溃疡及坏死,鼻中隔穿孔,腭和咽部亦有溃疡形成,可见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黏液性脓性分泌物。 (3)肺鼻疽:致病菌亦可侵犯下呼吸道,出现肺鼻疽,患者有胸痛、干咳,肺部可出现半浊音、浊音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急性发病患者还可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冷、周身酸痛、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脾肿大等。 症状 患者常极度衰竭,临床上酷似伤寒或播散性结核。如细菌进入血液,可产生菌血症和脓毒血症引起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型 临床症状不明显,仅有低热或长期不规则发热、出汗及四肢、关节酸痛。皮肤症状与急性期相似。血液系统、关节、骨髓、肝、脾、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可累及。病情发展缓慢,时好时发,携菌者可常年带菌。患者渐见赢瘦,呈恶病质状,自行痊愈,但常因逐渐衰竭或突然恶化而死亡。 鼻疽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常不易诊断。 症状 可根据流行特点、与病马接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检查 脓液或分泌物涂片检查 去皮肤脓液或者鼻腔分泌物涂片后作亚甲蓝、吉姆萨、瑞特等染色,可见两极浓染的杆菌,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染色也呈阳性,故此方法无法鉴别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培养检查 接种培养:将病菌接种于豚鼠,待豚鼠病发死亡,取脓汁作细菌培养分离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血液培养:伴有败血症者,可获阳性结果,一般患者阳性率不高。免疫学检查 血清可作血凝及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敏感性较高,效价在1∶64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较强,但操作麻烦,效价1∶20才有参考意义。 检查 目前较为简便的固相补体结合试验已用于检查,对照孔与试验孔溶血环直径差在6mm以上者,判为阳性。鼻疽菌素皮内试验:将鼻疽菌素作1∶1000稀释后,取0.1ml注入前臂皮内,经24~48h,于局部出现红肿现象为阳性反应,常在病程4周内呈阳性反应,可持续数年。近来应用新的鼻疽检验方法,如间接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扩散溶血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基因探针法等,但国内尚未广泛应用。辅助检查 检查 急性肺部感染,胸部X片或CT检查可见大叶性肺炎或局限性密度增高影。 鼻疽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glanders 别名 farcinia;hippocoryza;maliasmus;malleus;鼻疽病;马farcy;glanders malleus;rotz;鼻疔;马皮疽 类别 皮肤科/杆菌性皮肤病/皮肤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ICD号 A24.0 概述 是由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的传染病。原系马、骡及驴等单蹄兽类较为多发的一种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或染有致病菌的物品而受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发热,呼吸道、皮肤、肌肉等处出现蜂窝织炎、坏死、脓肿和肉芽肿。有些呈慢性经过,间歇性发作,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公元前330年Aristotle对本病有所记载,并用拉丁语“Malleus”(恶性之意)命名本病,Apeyrtos(公元375)对马类发生鼻疽作了观察。Royer(1837年)首先描述了人类鼻疽,Lffer和Schütz(1882)首次从死于鼻疽的马体中检出致病菌,1985年将此菌定名为鼻疽杆菌(Pseud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