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各家学说缪希壅ppt课件
著名医家缪希壅 缪希壅,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海虞人,(江苏常熟)约 生活于公元1546~1627年。 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 《本草单方》十九卷 生平著述 1.外感热病发挥 ⑴伤寒时地议: “仲景医门之圣也,其立法造论,后之名师 如华佗、孙思邈辈,莫不宗之。汉末去古未 远,风气犹厚,形多壮伟,气尚敦庞,其药 大都为感邪即病而设,况南北地殊,厚薄不 侔,故其意可师也,其法不可改也。 学术思想 循至今时,千有余年,风气浇矣,人物脆 矣,况在荆杨交广梁益之地,与北土全别, 故其药则有时而可改,非违仲景也,实师其 意,变而通之,以从时也”。 “条列其方,稍为损益,以从时地,俾后之医 师,知所适从,庶几患斯疾者,可免于夭亡 尔”!《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寒·伤寒时地议并 六经治法》 ⑵ 伤寒易于热化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春温夏热病大法》:“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大都头疼、发热、或渴或不渴,三阳证俱然。亦间有先微寒后即发热者,大抵发热其常也”。 “至夏变为热病,其表证大约与春温同,但热比于温则邪气更烈耳!解表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⑶ 邪从口鼻而入,阳明证居多; “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故兼阳明证者独 多”。 “伤寒、温疫,三阳证中,往往多带阳明者, 以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 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 口。” 2.杂病治疗经验 ⑴发挥滋阴学说 ①阐明阴虚概念 指出“阴虚,即精血虚”。滋阴治疗“宜生精补血”。 缪氏明确提出朱丹溪所指的“阴”是指精血而非指津液,朱氏滋阴用四物汤和大补阴丸补血填精,即为“阴虚,即精血虚”的有力佐证。缪希雍的观点完全符合朱氏的原意,体现了杂病滋阴和温病滋阴的不同之处,并且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叶天士曾经指出温病滋阴的特点是“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认为温病救阴“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意在杂病滋阴注重填精补血,温病滋阴注重生津敛汗。说明叶天士也支持缪希雍杂病“阴虚,即精血虚”的观点。 后世医家认为朱丹溪不是滋阴派,并且以朱丹溪很少用麦冬、天冬、石斛等滋阴药作为论据,显然是对朱丹溪的学术观点理解不够全面所致,朱丹溪时期的滋阴就是指填精补血。后世所谓丹溪不是滋阴派的观点,是以现代对滋阴的认识作为评判标准,是用温病学派所指的“阴”即津液的概念偷换了朱丹溪所指“精血”的概念使然。 ②发挥滋阴理论 “人身之有阴阳也,水一而已,火则二焉。是秉受之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天地且然,况于人乎!故自少至老,所生疾病,靡不由于真阴不足者,其恒也。若夫真阳不足之病,千百而一二矣。阴阳和平,气血均调,是为平人气象之常候。苟失所养,或纵恣房事,或肆情喜怒,或轻犯阴阳,或嗜好辛热,以致肾水真阴不足,不能匹配阳火,遂使阳气有余,气有余,即是火, 故火愈盛而水愈涸,于是发为吐血、咳嗽、吐痰、内热、骨蒸、盗汗种种阴虚等病。医师不察,不揆其本,凡见前证,不分阴阳,类施温补,参、芪、二术,视同食物,佐以姜、桂,若啖五辛,倘遇惫剧,辄投附子,于是轻者重,重者毙,累累相踵,死而不悟,良可悯也。 然使其术得售者,不独医师之罪,亦病家不明有以致之耳!何则?难成易亏者,阴也。益阴之药,纵医师选用无差,亦必无旦夕之效。 助阳之药,能使胃气一时暂壮,饮食加增,或阳道兴举,有似神王,医师藉以要功,病者利其速效,彼此固执,莫辨厥由。故知阴虚真水不足之病,十人而九。阳虚真火不足之病,百不得一。医师之药,补助阳火者,往往概施。滋益阴精者,未尝少见,宜乎服药者之多毙,无药者之反存也。予见世医以此伤人者甚众,兹特著其误,以为世戒。” ③解释病因病机 “若大江以南之东西两浙、七闽、百粤、两川、滇南、鬼方、荆、杨、梁三州之域,天地之风气既 殊,人之所禀亦异。其地绝无刚猛之风,而多湿热之气,质多柔脆,往往多热多痰;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或不省人事,或言语謇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其将发也,外必先显内热之候,或口干舌苦,或大便闭涩,小便短赤……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 “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标;次当治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气,气血两虚则气血兼补,久以持之。” 清热:天冬、麦冬、花粉、童便 补阳:人参、黄芪、鹿茸、巴戟天 益阴:天冬、生地、白芍、杞子、五味 牛膝、人乳、阿胶、白蒺藜。 顺气:苏子、杷叶、郁金、橘红 化痰:贝母、白芥子、竹沥、瓜蒌仁 ④补充阴虚证候 朱丹溪著作中对阴虚的证候认识也是模糊不清,据有人统计《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