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思路ppt课件.pptxVIP

中医学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思路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思路ppt课件

Flu symptom Are we ready to meet bird flu challenge? SARS-the mystery illness Pneumonia-how common it 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old disease Continuing Waging war on lung cancer 流 感 2 流感: 全球灾难性疾病 “从1580年至今,世界范围大流行已超过30次 关注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1个病毒只感染1个细胞; 1个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10000个病毒,又可以感染10000个细胞,6-8h后有多少个细胞被感染?1亿个细胞被感染;再过6-8h1万亿个细胞被感染。 病毒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进展迅速: 多叶多段 呼吸窘迫 黄文林等.分子病毒学.2006,10.第二版 关注呼吸系统的病毒感染 70%的成人病毒感染会继发细菌感染 病毒破坏呼吸道粘膜保护层后,寄生于呼吸道的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进入隆突以下,进入粘膜下,引起细菌感染。 细菌 病毒 黄文林等.分子病毒学.2006,10.第二版 流行性感冒概述及分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1]。是一种人、禽、畜共患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2]。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其发病率居法定传染病首位 主要临床特点: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早起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 病程短,一般为自限性;但小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流感时易并发肺炎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且又导致死亡的可能。 [1]刘克州,陈智,人类病毒性疾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522-537. [2]张卓然,倪语星,尚红,病毒性疾病诊断与治疗[M]科学出版社,224-230. 流感病毒上有两种糖蛋白突起, 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 (NA)。 根据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 甲、乙、丙3型。 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 现,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常引起流感局部爆发; 丙型主要以散发形式出现。 常见流感种类:甲型H1N1、H3N2流感、H7N9流感、H5N1流感;乙型流感 流感病毒 治 疗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 抗病毒药物简介 抗甲型流感病毒表面M2受体: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抗神经氨酸苷酶: 责纳米韦、奥司他韦(达菲); 抗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利巴韦林; 抗病毒DNA多聚酶: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抗病毒药物简介 抗HIV逆转录酶: 齐多夫定、扎西他滨等; 抗HIV蛋白酶: 沙奎那韦、茚地那韦等; 抗唾液酸酶: BCX1812、Pleconaril(Viropharma); 抗解旋酶-引物酶复合体的药物: BAY57-1293、BILS197BS; 10 变异性是流感多次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 流感病毒变异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 11 退热 消炎 抗菌 抗病毒 调节免疫 调节 微生态 保护 细胞膜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中医治疗学强调整体调整观,一般不急求于缩短病程,但务求减少病证,即夹杂症、并发症、后遗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整体调节 多靶点治疗 缓解 症状 中医治疗 病毒感染性疾病在中医体系中属温病、疫病范畴。 关于温病、疫病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公认是中国传统医学疫病防治的开篇之作; 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戾气说,详论温疫病;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体系后,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中医传染病学; 建国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在对流感、天花、小儿麻痹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SASE、禽流感等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医药在病毒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和意义 应用中医温病学防治病毒性疾病有以下优点: (1)辨证论治治疗上优势:中医治疗温病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辨证论治。可以通过审证求因,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发病,减轻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2)整体观念-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优势: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患者大多正气不足,多有正虚邪实表现,倘若纯用西药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抑制病毒的同时可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削弱人体正气。但是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既可驱邪,又可以护卫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即将对抗病邪与机体保护相结合,发挥整体抗病毒作用。 (3)不同时期温病用药,可抑制和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