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牧民忠告》(元)张养浩 撰9.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民忠告》(元)张养浩 撰9

牧民忠告  (元)张养浩 撰 刘放生 标点   张养浩(1270——1329)字希盈,号云庄,济南历城人,初任东平学士,后授堂邑县尹,在官十年,颇有政绩,至大间,拜监察御史,奏时政万言,大忤时相,罢职遁去,延祜初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又升礼部尚书。至治初,参议中书省事。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承,卒于任。   《牧民忠告》是张养浩任县令时写的,内容包括从受命上任到离职休养共十个方面、七十四项做事做人的方法。,是我国牧令中较务完整的述职报告。之后,凡有志于为官的学士,无不从中吸取适合时宜的精神养料。现全文录入,只就正文中的生僻字句稍加注解,标题依旧不变。   一、拜命第一   1、省已   受命之日,要扪心自省:我有什么功绩和品行、才能,来享受县令这份特殊的礼仪。如果只设法取得俸禄,利用朝廷的威望谋取自已的私利,不思考报效国家,上天就在你的身边监视你,是不容许你这样做的。得到相当的俸禄待遇而怠工不干活,承担擀要的职责而不认真履行,怎么谈得上公道,又怎么对得住百姓?   2、克性之偏   有仁爱之心的人不在少数,但有强弱之分。对于自已身上的短处,要痛下决心改正。这样,官就没有什么难做的,事也就没有不能做好的。有松懈怠慢之习气的,要做到敏捷果敢;有轻薄而不朴实之习气的,要做到庄重老成;有直率而不拘小节的,就要做到精蜜细致;有烦琐苛刻习气的,就要做到抓本质重原则。如果凭着个人的性格,偏颇处事,没有不失败的。古时有人佩带弓弦皮绳,性情迟缓的人就常常把弦绷得紧一些,以警示自已养成快速的作风;性情急躁的人就常常把弦放得松一些,以警示自已养成沉稳的性格。这一作法就是在于磨砺自已的性格。有的人为什么读书没有收获,做官没有才能,都是对于自已的恶劣性格不痛下决心改进造成的。   3、戒贪   普天之下,境域之内,生民无数,然而能够受到朝廷的宠爱当上州牧的有多少人?既然受命来治理万民,而不能一心为公,廉洁清明,这是不自爱的表现,何况一个人的微薄之躯,能享受得多少?那心是永远填不满的溪壑,贪欲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不加以控制,就等于自已毁灭自已。一旦贪贿,被查处判罪,对上有负国家的恩爱,中给亲友带来耻辱,下使乡邻朋友蒙受羞辱,虽然得到千金万银,也不足以抵消牢狱之苦。与其贪贿而失败,不如从一开始就加强防范,所有的官员都应深深地记着。   4、民职不宜滥授   现今选拔官员,大都重视机关内部而轻视机关外部,殊不知汉宣帝所以富民,在于他养在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和吏治得失,即位后励精图治,所任用之相,都是一时的贤良,两汉吏治之盛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锐意图治,左右很多贤相名将和谏臣,因而得以去奢轻赋,宽刑整武,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呜呼,从百姓中选贤能,其意义就是如此重大。如果轻浮地选人,又懵懵懂懂而任命,其结果不能不令人忧虑哟。   5、心诚爱民智无不及   婴儿出生时是没有知识的,但是做母亲的会常常教给一些知识,刺激一些欲望。所教的没有别的,就是一个“诚”字。“诚生爱,爱生智。惟其诚,故爱无不周;惟其爱,故智无不及”。吏之于民,还有什么别的呢?有了爱民如子的诚意,还怕没有才智吗?   6、法律为师   做官的人都以法律为师。西汉宣帝时的魏相所以名望盖世,就是对于汉朝的法律很熟知。凡学习做官的人,“国朝以来典章文物,亦须备考评观,一旦入官,庶不为俗吏所造迁也”。就是说不会被居心怄恻的官员牵着鼻子走。   二、上任第二   7、事不预知难以应卒   到了任职的地方之后,老百姓的疾苦,官员中的流弊程度,前任官员中的好坏,势力强大的宗族派系有无,控诉之人的多少,都必须尽心询访。要选择一些地方住下来,召集了解上述情况的人,“语其详,疏其概,先得其情”。到任之后,参考调查得来的情况,进行决策。如果没有事先准备,莽闯地坐堂听讼议事时,老百姓都聚集起来观看,你一句话不得体,不合情理,必会贻笑全境。何况民心容易变动。上任之初不能抓住人心,以后即使有所作为,老百姓也不会信任你的。如果情况不清楚,先听取诉讼,改日再与评论和判定。总之,不宜轻率应答,使百姓失望。   8、受谒   上任之初,左右侍从来参见,不能一句话都不说。可以这样说:“有愧于国家的恩爱,让我担负这样的重任,我如芒在背,惭愧出汗,希望与君一道,洗涤那些邪恶之心,进行深远广泛的教化。在行事中,如果有不同意见,依常法办事,不能以个人意气办事,各位都要谨慎从事。”   9、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是这样教训的。作为一家之事,不论缓急巨细,都应知道,不知道则不能治理好。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要做的事多的怪,如学校、驿站、粮库、监狱、农田水利、桥梁堤坝等各种工程,凡是要做的事很多,要适时去做。“弊者茸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