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ppt-第六讲 大众传播(一)7.ppt

  1. 1、本文档共1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ppt-第六讲 大众传播(一)7

第六讲 大众传播(一) 主讲人:邓相超 (2)施拉姆称苏联的大众传播是在少数领导者指示下为预定的结果而利用的工具,而在美国的制度下,大众传播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工具,用于表达社会的和公众的需要、利益、趣味和观点,而不是用于预定的目的;其目的在于销售有用的产品。 共产主义传播理论与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相比: 1.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以“客观性”为新闻报道的圭臬,认为报纸内容应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拒斥这种观点,否认“绝对的客观”的存在。列宁曾说:“有些人,要寻求以纯粹的客观来解释任何事实,就像有些国家,常冒战争的危险,为他们所认定的事实,做自圆其说的辩护一样。”他认为“新闻”必须彰显党性,而且一切新闻的价值都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来评估;客观是脱离正确路线的,客观报道纯属伪善和胡诌。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强调及时性,形容新闻是“易碎品”。列宁和斯大林等则反复论证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这导致新闻媒介重宣教、动员而轻时效。为达宣扬政制、鼓动群众的目的,同一天的报刊常刊载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报道同一主题的事件。 3.西方新闻界推崇人情趣味性,认为这是媒介对人性的关注。前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却注重使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这类意识形态浓厚的语言来向群众传达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以使他们能够从细微中把握政治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社区的某次义务劳动,也被赋予了“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意义,这就是列宁所说的“工人应当在刊物中看到事实的真相,要在事实、数字、判决中找到领导人思想的解释和政府指示。” 造成前苏联共产主义的大众传播事业与自由主义传播事业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它主要表现为存在和行动两方面: 1.存在的非独立性 在前苏联共产主义社会中,大众媒介无法独立存在,它是党和国家的工具,完全受其控制、管理与指挥。 2.行动的非独立性 存在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前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大众媒介毫无行动的自主权。它们所肩负的责任并非策动舆论或促成政府作某一政策性决定,而是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指令及其所制定的计划行动,以配合其政策,从而达到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目的。 三、批判学派的控制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植根于欧洲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的。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学派是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该学派主张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这一学派的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 ●其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是1960年代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等进行批判。 ●批判学派的中的主要流派有: ▲法兰克福学派 ▲ 政治经济学派 ▲意识形态学派 ▲社会文化学派 ●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主要集中在美国。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早期的例如C?米尔斯,代表作《权力精英》(1956)、B?罗森伯格、D?布尔斯廷等。 ——主要观点:注重大众传播的“内容” 对“效果”问题的研究,通过批判性的考察传播效果而阐述了媒介如何发生作用,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 ▲后期批判学派代表人物:较为激进的如J?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而最为“激进”的是H?席勒的一系列著作,他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作是《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其他著作还有《思想管理者》(1973)、《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等; 其他代表人物:H?甘斯,代表作《什么在决定新闻》、J?凯里、T?吉特林、M?里尔、L?格罗斯堡等。 ——该派主要观点(后讲)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媒介的被控制”,即“谁控制着媒介”、“为何控制”以及“媒介控制什么”、“媒介如何控制”、“控制的后果”等问题的考察上。 ——媒介的被控制,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控制; ——媒介的控制,指的是媒介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舆论控制工具对社会的控制。 ▲前者是国家对媒介的控制,后者是国家通过媒介对社会的控制。国家对媒介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或者说媒介的控制不过是国家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国家干预”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