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第五章动物生虫病的防治.docVIP

《兽医学》第五章动物生虫病的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学》第五章动物生虫病的防治

第五章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 概 论 一、基本概念 1. 寄生虫:在两种生物之间,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居住条件,夺取其营养,并造成其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生物称为寄生虫。 2. 寄生虫的分类 按动物分类学的属性:蠕虫类、昆虫类、原虫类。 按其生活方式:暂时寄生虫、永久寄生虫。 按寄生的部位分:外寄生虫、内寄生虫。 3.宿主:被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称为宿主。 4. 宿主的分类 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补充宿主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 吸收营养 2. 吸血 3. 破坏吞食组织细胞 4. 机械障碍 5. 传播疾病 三、寄生虫的感染途径 1. 宿主→外界环境(土、水、饲料等) →宿主 2. 宿主→中间宿主→宿主 3. 宿主→媒介→宿主 4. 宿主→宿主 四、寄生虫的综合防制措施 1. 制定综合防制措施,着眼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个环节。 2. 即要重视驱虫,又要注意环境卫生。 驱虫要有专门的场所。 驱虫动物要有一定的隔离时间。 成熟前驱虫。 管理好粪便。 第二节 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一、姜片吸虫 姜片吸虫病是布氏姜片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内,以十二指肠最多,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影响幼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导致死亡,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吸虫病。 1. 病 原 新鲜的姜片吸虫为肉红色,很肥厚,是吸虫类中最大的一种,形似姜片,故称姜片吸虫。固定后呈灰白色。成虫长20-75mm, 宽8-20mm. 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较发达,比口吸盘大4-5倍,呈帽状。位于口吸盘后方腹面不远处。 2. 生活史 猪小肠(9-13个月)粪→卵26- 36℃ 3-7周→毛蚴1月→扁卷螺(胞蚴、雷蚴、子雷蚴)逸出到水生植物→囊蚴-→猪小肠 3. 流行特点 姜片吸虫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 夏季感染,夏末秋季发病。 4. 症状 幼猪发育受阻,严重贫血和消瘦。 眼皮和腹部水肿。 下痢。 阻塞肠管。 5. 诊断 临床症状 粪便虫卵检查 6. 治疗 敌百虫: 口服剂量:0.1g/kg B.W。早晨空腹喂服,隔日一次,二次为一疗程。 硫双二氯酚: 0.06-0.1g/kg B.W。把药研成粉,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 7. 预防 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要让猪自由采食水生植物。 流行地区春秋两季驱虫。 扑灭扁卷螺 二、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绦虫病幼虫病,俗称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 病 原 猪囊尾蚴幼虫与成虫均为病原体。 幼虫为猪囊尾蚴 成虫为猪带绦虫 2. 防 治 治疗 丙硫咪唑:60mg/kg BW,一次肌注;20mg/kg拌饲,服三次,间隔二日。 预防 宣传科普知识,人不吃生猪肉。 认真进行肉品检验,有猪囊尾蚴的肉应作无害处理。 猪圈和人的厕所要分开。 三、猪细颈囊尾蚴病 猪的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肉食兽(狗、狼等)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即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肺、肠系膜、网膜和浆膜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绦虫幼虫病。俗称“水铃铛”,是一个含有透明液的囊状物。  预 防 严禁狗进入猪舍 摘除的幼虫要销毁 定期给狗驱虫 四、猪蛔虫病 蛔虫病是幼年动物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危害3-6月龄的仔猪,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 1. 病 原 猪蛔虫在小肠内寄生7-10个月,淡黄色柱状线虫。雄虫长12-15cm, 尾端向腹面弯曲,雌虫长20-40cm. 虫体较直,尾端较钝。 2. 生活史 虫卵28- 30℃ 10天→第一期幼虫→第二期幼虫 3-5周→感染性虫卵吞入,肠内孵化2小时→肝(第三期幼虫)→肺(第四期幼虫) →经气管后吞下→小肠发育成虫。 需经2-3个月。 3. 流行特点 生活史简单 繁殖力强 虫卵内外界的抵抗力强 4. 症 状 早期轻微咳嗽,体温升高。 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或黄疸。 食欲不振,拉稀。 阻塞肠道,疝痛。 5. 诊 断 直接涂片法 尸体剖检 6. 治 疗 敌百虫:口服剂量:0.1g/kg B.W。总量不超过7g。拌饲。必要时可隔2周再给一次。 驱蛔灵(哌哔嗪,枸椽酸哌哔嗪):0.3g/kgBW ,每日一次,连用2-3次。 噻苯唑:10mg/100kgBW, 皮下或肌肉注射。 7. 预 防 定期驱虫:2-4月龄一次,隔1.5-2月后进行第二次。 保持饲料饮水清洁 猪粪无害化处理 保持猪舍清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 五、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