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10月高三月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共32小题,每小题2分) 1.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此处“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A.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D.历史典籍与碑刻史料 2. 朝代 战国后期 汉朝 唐朝 元朝 清朝 粮食亩产量 247斤 281斤 334斤 338斤 367斤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C.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农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3.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简子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县”隶属于“郡”的地方行政体制普遍建立 C.中央以察举制方式任命郡县长官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初步确立 4.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只有唐太宗的说法与史实相符 B.都与史实不符合 C.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D.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5.(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6.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 B.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 C.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D.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 7.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① “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9.右图是郑所南的,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时?? 间 1842—1895年(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年(辛亥革命前) 1912—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6.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到:“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的一组是 A 鸦片战争——爱国官兵奋起抵抗、开眼看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民族工业产生、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