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廍十八世纪-南一书局
* 農業生產及區域分工 (一)農業生產-以稻米、甘蔗為主 1.稻米:A.一年可收成2~3次 B.由地主的「土壟間」(碾米廠)加工 C.外銷中國沿海地區 2.甘蔗: A.以牛拖石磨榨汁,再煮糖分餾結晶 B.外銷中國大陸、日本,再轉銷香港 、澳洲、北美洲 * 糖 廍 十八世紀「番社采風圖」中描繪 糖廍製糖的情景 * (二)區域分工 1.型態:「男耕,女不織」 2.與大陸區域分工:A.原因:臺灣不產棉與絲,開墾初所需 日用品由中國供應;臺灣所產 的米糖是中國所需 B.區域分工:a.中國-提供手工業產品 b.臺灣-提供農產品 3.對臺灣的影響:帶動臺灣農業的發展 * 清末臺灣農民工作情形 農民是臺灣社會的主體,稅賦繁重,有胥吏的剝削,因而 俗語說:「一隻牛剝二層皮」,正是當時農民生活的寫照。 攝於1880年左右 * 港口及行郊發展 (一)港口發展 1.清初唯一合法口岸:臺灣府城(今臺南市) A.所有往來兩岸貿易的船隻都須由此進出 B.臺灣府城商業繁榮 2.乾隆時期:已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 都市體系 A.反映出臺灣的開發-由南向北 B.反映臺灣的發展與海洋、航運密不可分 * 清末航行於淡水河的戎克船 戎克是英文Junk的音譯,意指中國式平底帆船, 多半用在跨越臺灣海峽的航運上。 * 1860年開港前臺灣與中國的對渡口岸 * (二)行郊興起 1.性質:似今的同業公會或進出口商公會 2.發展-在臺灣開港之前已相當發達 A.早期: a.以貿易地為名-北郊、泉郊、廈郊 b.以臺灣港口為商圈-港郊 B.後期:以特定商品組織-糖郊、米郊、 布郊、 藥郊 補充影片 -鹿港行郊 * 彰化 鹿港泉郊會館 「泉郊會館」是清代泉郊商人聚集與處理各項事務的場所,現為私人會計事務所。 * 《恭陳臺灣棄留疏》:指出臺灣的戰略地位價值 僅守澎湖而棄臺灣,則澎湖孤懸汪洋之中,土地單薄,界於臺灣,遠隔金、廈,豈不受制於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臺灣,即所以固澎湖。臺灣、澎湖一守兼之,沿邊水師汛防嚴密,各相犄角,聲氣關通,應援易及,可以寧息。……海氛即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彼中耕種,尤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荒壤,必藉內地輓運,亦斷斷乎其不可棄! ……我朝兵力比於前代,何等強盛! ~~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 * 《渡臺悲歌》說出客家移民者的悲憤與絕望 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也趕去,臺灣所在滅人山,……一半廣東人居住,一半生番併熟番,生番住在山林內,專殺人頭帶入山, ……客頭說到臺灣好,賺銀如水一般了,口似花娘嘴一樣,親朋不可信其盲,到處騙感人來去,心中想賺帶客錢,千個客頭無好死,分屍碎骨絕代言, ……單身之人還做得,無個父母家眷連,放此臺灣百物貴,唯有人頭不值錢,叮嚀叔姪併親戚,切莫信人過臺灣,每有子弟愛來者,打死連棍丟外邊,一紙書音句句實,併無一句是虛言。 ~~黃榮洛,渡臺悲歌 * 一田二主 一主為大租戶,墾戶或業主擁有大量墾權,卻普遍不親自經營開墾工作,以租佃制度將墾權分割出租給其他佃戶,再從中抽取租栗。另一主為小租戶,享有永佃權的農戶將多餘田塊分給其他佃農耕種,並抽取定額租栗,二主享有經營田園的權利,亦可獨立轉讓佃權。 ~~陳秋坤,從地主到豪族—土地資本、租佃制度 與臺灣地主菁英階層的形成(1780-1862) * 吳沙入墾蘭陽平原 吳沙以私人之力,招集漳、泉、粵民入墾蛤仔難後,多次向官府呈請認可這種開墾行為,均被官方以「該處係界外番地,人跡罕到,恐難稽查,致茲衅端」為由批駁。吳沙在宜蘭地區的開墾事業,雖獲淡水同知徐夢麟默許,但截至他臨死之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