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581—618);隋唐科举制度;(1)赵嘏残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是感慨科举制的实行,笼络天下士子,让他们奋斗一生的现象。 ;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科举考试变成了“八股取士”,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清朝时期,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扼杀了人才的培养,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制度;隋(581—618);;唐;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lingyu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ren庄稼丰收),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以民为本,励精图治、注重个人素质;(5)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务农》;(8)阅读下面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1)材料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理性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澄清吏治,裁汰冗员,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与“贞观之治”对比;;绢;繁华的长安西市;盛世的表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考点10、唐与吐蕃的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回纥;一、唐蕃交往:
1.唐朝民族政策:
2.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合同为一家”
4、文成公主入藏意义:
;5.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6.唐朝民族关系和谐团结的原因:
7.唐朝民族关系的启示:
8.回顾整理藏与中央王朝交往历史,论证西藏自古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3.唐代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4.唐朝对外交流特点:
5.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对外交往;(2014年)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4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①措施:王公以下,生活享受不得超越品级;精简官员。(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
简评:吸取隋亡教训;与民休息,政治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强盛奠定基础。(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②措施:“国亲”不任台省,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识的人任地方官和京官,形成制度;坚持提拔官员唯才是举原则,精简官僚机构。(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简评:澄清吏治,裁汰冗员,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在封建政治体制下的吏治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用人机制。(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
①“朕和夷狄分别指谁”?
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③材料一体现了朕的什么政策?
④“蒙降金城公主”是否发生在朕在位时期?他在位时有何类似事件?
⑤和同为一家说明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该地区何时纳入我国版图?;(2012年)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②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