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国文学第9章 巨人传.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第9章 巨人传

出版社 社文分社 外国文学 第九章  《巨人传》 拉伯雷(FranoisRabelais,约1494—1553),法国作家。他出生在法国中部的希农城,父亲是富有的法官。他自幼接受教会教育,20岁左右加入圣方济修道院当修士。他热心学习希腊文,和当代的人文主义大师吉约姆·布代通信,因而受到保守派的歧视与迫害。后学医,曾短时间自由开业,1523年任里昂天主教医院医师。1533年他跟随大主教若望·杜伯莱出使罗马,游历了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这些职业使他有机会接触并熟练掌握希腊语和拉丁语,为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文学创作准备了条件。 * 1532年拉伯雷在里昂化名出版了《庞大固埃》,这是他的《巨人传》(GargantuaetPantagruel,1532—1564)的第二部,以后又分别于1534年、1546年、1548年出了第一部、第三部和第四部,1562年在他去世后出了第五部残本,1564年全书问世,从第三部开始用真名出版。《巨人传》虽然也曾被巴黎最高法院宣布为禁书,但也使拉伯雷闻名遐迩。这部长篇小说取材于传奇文学、笑剧、骑士故事、古典作品,以及意大利的文学作品,用法语写成,粗俗的戏谑和深邃的哲理夹杂其中,极具讽刺性。内容涉及法律、医学、政治、宗教、哲学,以及伦理范畴等诸多方面。 * 一、精彩点评 拉伯雷不仅在决定法国文学和法国文学语言的命运上,而且在决定世界文学的命运上都起了重大作用(恐怕丝毫不比塞万提斯逊色)。同样毋庸怀疑的是,在近代文学的这些创建者中,他是最民主的一个。但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他与民间源头的联系比其他人更紧密、更本质,而这些民间源头是独具特色的。(巴赫金,1998:2) * 狂欢式的笑,第一,它是全民的(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大家都笑,“大众的”笑;第二,它是包罗万象的,它针对一切事物和人(包括狂欢节的参加者),整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可笑的,都可以从笑的角度,从它可笑的相对性来感受和理解;第三,即最后,这种笑是双重性的:它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 的、冷嘲热讽的,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这就是狂欢式的笑。(巴赫金,1998:14) * 拉伯雷擅长于讽刺艺术。他继承了《列那狐故事》等民间讽刺故事的传统。他的讽刺尖锐、犀利、泼辣,富有特色。有时他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批判对象的弊病加以夸大,像放在显微镜下一样,使人一目了然;有时他运用冷嘲的笔法,表面看来像在夸赞,实际隐含抨击;有时他用热骂的写法,痛斥他憎恶的事物,例如为了贬斥讽刺对象,他一连举了一百多种毒虫的名字与之类比;有时他故意摆出“玩世不恭”的姿态,对“神圣”的东西大胆地加以亵渎,使之威信扫地。(柳鸣九,等,1979:110) * 二、评论文章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节选 苏联著名文学评论家巴赫金运用狂欢化诗学理 论,对《巨人传》进行了精彩的解读。除此之外,巴赫金还对《巨人传》中怪诞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巴赫金从形象类比、词义探源等角度,分析了与庞大固埃出生的有关细节,令人耳目一新。 * 在前一章结束时,我们涉及了拉伯雷小说中对打架和斗殴的 “解剖式”描写,他那独特的“狂欢化—厨房式”解剖学。在拉伯雷的小说中,打架的场面是很常见的。但这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打架。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某些场面。在小说的第四部,旅行者庞大固埃和他的伙伴来到了“诉讼国”。这个国家的居民即执达吏们,是以甘心挨打来赚钱谋生的。约翰修士选了一个“酒糟鼻子(RougeMuzeau)”执达吏,花了20块金币把他痛打了一顿。 * “约翰修士抡起棍子对准红鼻子的脊梁、肚子、胳膊、腿、头,浑身上下打了一个不亦乐乎,我以为一定打死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也没有遗漏对肉体各部位的解剖式罗列。拉伯雷继续描写道:“可是他把20块金币给了他,我看见他马上站了起来,乐得跟一个国王或者双倍国王那样。”(“Etmonvillaindebout,aisecommeunroyoudeux”)(第四部,第16章)国王及双倍国王这种形象直接出现在这个场面中,是为了再现“得到报偿的”执达吏的最大快乐。 * 但是,“国王”的形象实质上是与欢乐殴打和欢乐辱骂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执达吏的酒糟鼻子、他的假死、他出乎意料的复活和跃起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挨打后的小丑一样。存在着一个层面,其中殴打与辱骂已不再具有日常的、个人的性质,而成为一种象征行为,它指向最上层的“国王”。这个层面就是被狂欢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它)最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民间节日形象体系。正像我们已经指出过的那样,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厨房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